[发明专利]一种微等离子体净化饮用水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392859.1 | 申请日: | 2014-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505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杜长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30 | 分类号: | C02F1/30;C02F1/5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51027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等离子体 净化 饮用水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饮用水杀菌消毒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微等离子体净化饮用水的方法。
背景技术
对饮用水进行杀菌,无论对于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目前常用的消毒方法有加氯消毒和紫外线消毒,加氯消毒因其简单性和经济性,或许是液体消毒中应用最广泛的的技术。然而,氯对环境的影响逐渐成为一个突出的二次污染问题。紫外线消毒也存在灯管要定期更换,增加了投资成本等问题。因此,经济、高效地进行液体消毒灭菌,除改进现有的技术外,尚须发展新的技术。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微等离子体净化饮用水的方法。该方法可实际应用于饮用水杀菌消毒,其特点在于在放电可控和系统成本低,具有潜在优势。
本发明为达到以上目的,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提供一种微等离子体净化饮用水的方法,1)将饮用水引入微等离子体装置;2)打开气源,调节气体流量,待气流稳定后开启直流高压电源,当电压达到2500V左右时,气体被击穿,形成微等离子体;随后立即调节电压使微等离子体稳定在一定电压和电流水平,放电反应正式开始;放电处理5~10min可有效将饮用水中有害微生物杀死。
所述的微等离子体装置,包括给微等离子体装置供电的直流高压电源(1)和给微等离子体装置供气的气源(6);微等离子体反应器采用塑料反应器(4),阳极主体为1个或多个并联的毛细不锈钢管(2),气体从气源(6)经过管路注入不锈钢电极体内直至反应器中,气体为氧气或空气;不锈钢电极垂直置于反应溶液上方,电极出气端距离水表面2mm;阴极为细钨棒(3);钨棒与直流高压电源(1)的接地端连接;启动直流高压电源后,不锈钢电极与液面之间产生微等离子体(5),体系形成通路。
本发明杀菌的原理:微等离子体形成产生大量高能电子,它们轰击液体中水分子生成许多活性粒子:
其中OH、H2O2和HO2是强大的杀菌氧化剂,这种氧化物质可以导致酶活性的改变、脂类物质的氧化、蛋白质的降解,以及DNA的变性,从而导致细菌的死亡。
本发明可以根据实际要求控制饮用水杀菌过程,可简单、低成本、高处理效率且便捷地实现饮用水杀菌消毒。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发明方法的装置示意图。
图中:1 直流高压电源、2 不锈钢管、3 钨棒、4 塑料反应器、5 微等离子体、6 气源。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如附图所示,以加入消毒学指示菌大肠肝菌(编号:ATTC25922)的自来水为净化对象,进行水体杀菌。将100mL自来水引入微等离子体装置,微等离子体装置采用塑料反应器,高8.5cm,内径5.5cm。阳极主体为1个不锈钢管,长8cm,内径0.7mm。氧气从氧气源经过管路注入不锈钢电极体内直至反应器中。不锈钢电极垂直置于反应水上方,电极出气端距离水表面2mm。阴极为钨棒,长15cm,直径2mm。钨棒与直流高压电源的接地端连接。两个电极保持3cm的距离。启动直流高压电源后,不锈钢电极与液面之间产生微等离子体,体系形成通路。随后立即调节电压使微等离子体稳定在一定电压和电流水平,放电反应正式开始;细菌初始浓度为104cfu/mL,放电处理10min,水中的细菌杀死率达到99.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928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等离子体污水处理厂出水杀菌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效溶气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