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纵向涡克服非共沸工质传热恶化的有机朗肯循环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410392867.6 | 申请日: | 2014-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653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陈九法;曹政;刘玉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F01K25/08 | 分类号: | F01K25/08;F01K27/00 |
代理公司: | 江苏永衡昭辉律师事务所 32250 | 代理人: | 王斌 |
地址: | 21009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纵向 克服 非共沸 工质 传热 恶化 有机 循环 装置 | ||
1.用纵向涡克服非共沸工质传热恶化的有机朗肯循环装置,该装置包括蒸汽发生器(1)、膨胀机(2)、发电机(3),冷凝器(4)、工质泵(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蒸汽发生器(1)包括工质通道和载热流通道,所述工质通道设置为使工质能够产生纵向漩涡的纵向涡发生器;所述蒸汽发生器的工质出口(1-b)与所述膨胀机的入口(2-a)连接;所述膨胀机的第一出口(2-b)与所述冷凝器的工质入口(4-a)连接,同时所述膨胀机第二出口与所述发电机(3)连接;所述冷凝器的工质出口(4-b)与工质泵入口(5-a)连接;所述冷凝器(4)还设置有冷却水入口(4-c)和冷却水出口(4-d);所述工质泵出口(5-b)与蒸汽发生器工质入口(1-a)连接;所述蒸汽发生器(1)还设置有热媒流体入口(1-c)和热媒流体出口(1-d)。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朗肯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涡发生器结构为: 所述工质通道设置为多个连续的交叉缩放椭圆型结构、所述交叉缩放椭圆型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椭圆直管段(Z1)、第一过渡段(Z2)、第二椭圆直管段(Z3)、第二过渡段(Z4)和第三椭圆直管段(Z5),其中,第一椭圆直管段(Z1)和第三椭圆直管段(Z5)的长轴和短轴分别与第二椭圆直管段(Z3)的长轴和短轴垂直布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朗肯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涡发生器结构为:在所述工质通道内设置有多个三角翼、矩形翼、三角对翼或者矩形对翼,且上述多个三角翼、矩形翼、三角对翼或者矩形对翼以一段距离呈间隔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朗肯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高温热源(6)、热媒流体泵(7)、低温热源(8)和冷却水泵(9);所述蒸汽发生器的热媒流体出口(1-d)与高温热源入口(6-a)连接,所述高温热源出口(6-b)与所述热媒流体泵的入口(7-b)连接,所述热媒流体泵的出口(7-b)与所述蒸汽发生器的热媒流体入口(1-c)连接;所述冷凝器的冷却水出口(4-d)与低温热源入口(8-a)连接,所述低温热源的出口(8-b)与冷却水泵入口(9-a)连接,所述冷却水泵的出口(9-b)与所述冷凝器的冷却水入口(4-c)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朗肯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对蒸汽发生器(1)及冷凝器(4)进行保温,保温材料为岩棉或者陶瓷纤维棉。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朗肯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非共沸混合工质为两组份、三组份和四组份中的任一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朗肯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温热源(6)采用低品位热能或者常规能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9286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