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化合物混凝土渗透晶化液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92903.9 | 申请日: | 2014-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934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苗子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苗子学 |
主分类号: | C04B41/50 | 分类号: | C04B41/50;C04B28/24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454003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化合物 混凝土 渗透 晶化液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学建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作用于混凝土表面的化合物混凝土渗透晶化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混凝土由粗的颗粒状集料与水泥水化物组成。混凝土浇筑时,混凝土成分与水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生成硬质水合物使集料粘合在一起,形成抗压的整体结构,由于混凝土硬化的自然形成过程,混凝土固化体有着不可避免的缺点,混凝土固化体结构里有着大量互通的毛细孔,膏状混凝土塌落度越大,凝固后脱水毛细孔越多越大,环境中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氯、盐与水等元素通过毛细孔进入混凝土内部,在内部发生碱碳、碱硅等反应,腐蚀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并引起体积膨胀,使混凝土结构受到破坏、剥蚀、劣化造成强度下降,严重影响到混凝土的结构安全性及使用寿命,混凝土工程使用年限约60-100年,但部分混凝土工程不足20年就风化剥离等原因开始维修,其原因主要是我国混凝土结构以c20-c30低强度为主,结构中毛细孔密度大,抗渗能力差,易受外界物质侵蚀而遭到破环,令其使用性能急剧降低。
综合混凝土劣化机理来看,混凝土劣化过程和钢筋或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发生劣化的主要原因有冻融循环、碱骨料反应、硫酸盐侵蚀、收缩开裂和钢筋锈蚀等。对任何一种劣化而言,膨胀和开裂的原因都与水有关,同时水也是侵蚀性介质(如氯盐、硫酸盐等)迁移进入混凝土内的载体。水既是破坏物质的传递介质,又是破坏发生的必要条件和许多失效机理与模型建立的基础。综合分析混凝土结构各种劣化机理可知,几乎所有影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化学和物理过程都涉及两个主要影响因素,即水及其在混凝土孔隙和裂缝中的迁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渗入到混凝土毛细孔内部、提高混凝土结构的密实性、降低水渗透性,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的化合物混凝土渗透晶化液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是由下列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硅酸锂35%、硅溶胶15%、氟硅酸钠10%,高活性纳米二氧化钛0.4%、纳米镍钛合金0.6%,表面活性润湿剂1.5%、疏水剂3.5%和水34%;所述硅酸锂为呈结晶态的SiO2微乳白透明液体,PH值为11,SiO2含量为29~31%,密度为1.12~1.14g/m2,粒径为8~15nm;所述硅溶胶为涂料用硅溶胶;所述高活性纳米二氧化钛为白色粉末状,其表面性质亲水,PH值为6~8,晶型为锐钛,其粒径为5nm,所述纳米镍钛合金为粒径50nm;所述表面活性润湿剂为壬基酚聚氧乙烯醚,所述疏水剂是改性硅氧烷乳液。
一种化合物混凝土渗透晶化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将硅酸锂放置在反应釜中,加入水,将反应釜内的硅酸锂和水加热至50℃,制成硅酸锂混合液;
二、将步骤一中所述的硅酸锂混合液温度降至30℃后,加入纳米镍钛合金,制成混合溶液;
三、将步骤二中所述的混合溶液加热至温度为40℃时,边搅拌边向混合溶液内加入高活性纳米二氧化钛,至完全溶解;
四、将步骤三中所述完全溶解的高活性纳米二氧化钛的混合液内边搅拌边加入硅溶胶,使硅溶胶完全溶解;
五、将步骤四中所述的硅溶胶完全溶解后的混合液降温至20℃时,边搅拌边向硅溶胶完全溶解后的混合液内加入氟硅酸钠,使氟硅酸钠完全溶解;
六、将步骤五中所述的完全溶解的氟硅酸钠的混合液内边搅拌边加入表面活性润湿剂,使表面活性润湿剂完全溶解;
七、将步骤六中所述的完全溶解的表面活性润湿剂的混合液内边搅拌边加入疏水剂,使疏水剂完全溶解;所述疏水剂完全溶解后,经步骤三至步骤六的搅拌使反应釜内的温度降至常温后,搅拌60~70分钟,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苗子学;,未经苗子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9290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