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交叉换位塔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93106.2 | 申请日: | 2014-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9630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发明(设计)人: | 赵晖;王力;于永洋;罗正帮;谢涛;李卫国;陈黎明;许谨;程金松;李晓黎;刘传健;王向阳;张浩;郑少将;周转;陈彦焰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晖;王力;于永洋;罗正帮;谢涛;李卫国;陈黎明;许谨;程金松;李晓黎;刘传健;王向阳;张浩;郑少将;周转;陈彦焰 |
主分类号: | E04H12/00 | 分类号: | E04H12/00;E04H12/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1 安徽省合肥市金***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交叉 换位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高压输电线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交叉换位塔。
背景技术:
目前单回输电线路开断的常规系统方案为:将单回路开断形成双回线路接入一个变电站或者共塔一段后接入位于其中一回线路同一侧的变电站中,由于受实际变电站位置的影响,开断后形成的双回线路需接入位于所挂线路不同侧的变电站中,这就需要在线路开断后实现交叉换位。
现有单回路开断后的常规线路交叉换位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1)采用一基四回路分支塔,利用分支塔的上三层的横担的一边及下三层的横担的另一边,分别接入位于横担不同侧的线路,实现单回线路开断后的的交叉换位,但四回路角钢塔塔头较高,且无法充分利用四回路分支塔的所有横担,存在浪费塔材的情况,且横担不对称,塔整体稳定性差。
2)采用一基单回路耐张塔使一回线路交叉跨越另一回线路后,接入一基双回路分支塔,实现线路开断后的交叉换位,这种方式增加了一基塔的材料,且占地面积大,不适用于立塔位置受限地区。
发明专利内容:
本发明专利的目的是提出一种交叉换位塔,该新型杆塔既能解决单回线路开断后的交叉换位问题;又无需采用两基塔,且塔头较低,塔材消耗量低。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它包括塔身,塔身顶端设置有“T”字型地线横担,地线横担下方设置有反“下”字型上层导线横担,反“下”字型上层导线横担下方设置有“上”字型下层导线横担,所述反“下”字型上层导线横担由塔身两侧的上横担和塔身左侧的下横担组成,所述“上”字型下层导线横担由塔身右侧的上横担和塔身两侧的下横担组成。
所述反“下”字型上层导线横担的上横担、下横担和“上”字型下层导线横担上的上横担、下横担末端可安装跳线支架和耐张串。
所述“T”字型地线横担为一层三边横担结构,其中一边面向开断点,另两边垂直于地线前进方向。
所述每个跳线支架下方都挂有跳线串。
本发明交叉换位塔具有以下优点:
(1)与常规开断方案一相比,本发明充分考虑杆塔受力,采用“上”字型下层导线横担和反“下”字型上层导线横担塔头布置方式,合理利用导线横担,降低了杆塔的使用条件,缩减约25%的塔头高度,减少了6个单边导线横担,节约了工程投资,横担较对称,整体结构更稳定。
(2)与常规开断方案二相比,本发明减少了一基杆塔的投入,减小了占地面积,受立塔位置影响小。
(3)“T”字型地线横担的设计,在确保防雷保护范围的同时,避免地线交叉,进一步压缩了塔头尺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接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2,一种交叉换位塔,它包括塔身1,塔身1顶端设置有“T”字型地线横担4,地线横担4下方设置有反“下”字型上层导线横担2,反“下”字型上层导线横担2下方设置有“上”字型下层导线横担3,所述反“下”字型上层导线横担2由塔身两侧的上横担和塔身左侧的下横担组成,所述“上”字型下层导线横担3由塔身右侧的上横担和塔身两侧的下横担组成,反“下”字型上层导线横担2的上横担、下横担和“上”字型下层导线横担3上的上横担、下横担末端均可安装跳线支架5和耐张串,每个跳线支架5下方都挂有跳线串6,所述“T”字型地线横担4为一层三边横担结构,其中一边面向开断点,另两边垂直于地线前进方向。
参照图3,图3为本发明的接线示意图,本发明利用反“下”字型上层导线横担2上的耐张串7接入右侧单回线路,经开断后形成双回线路的左侧导线,利用“上”字型下层导线横担3上的耐张串7接入左侧单回线路,经开断后形成双回线路的右侧导线,并接入下一基双回路塔,本发明将单回线路开断后形成的左右两侧导线从一侧调整到另一侧,从而实现两侧导线的交叉换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晖;王力;于永洋;罗正帮;谢涛;李卫国;陈黎明;许谨;程金松;李晓黎;刘传健;王向阳;张浩;郑少将;周转;陈彦焰,未经赵晖;王力;于永洋;罗正帮;谢涛;李卫国;陈黎明;许谨;程金松;李晓黎;刘传健;王向阳;张浩;郑少将;周转;陈彦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931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浮力水用帐篷
- 下一篇:一种带有智能家居系统的拼接式楼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