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394964.9 | 申请日: | 2014-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517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陆春华;陆培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卓越工程塑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7/02 | 分类号: | C08L67/02;C08L51/06;C08K7/06;C08K5/098;C08K5/134;C08J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纤维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分子材料,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薄壁制件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高分子材料在改性技术上的进步,以及在成型技术上的发展创新,许多塑料制品的设计正朝着“轻、薄、短、小”的方向发展,而且对制品功能的要求也不断提升。薄壁注塑成型技术正是在这一背景下逐渐发展起来的。
薄壁塑件因尺寸稳定性不稳定经常出现的诸如翘曲变形、波流痕等问题,现有的薄壁制品的生产工艺往往也只针对某一种聚合物,使用范围受限。
碳纤维兼具碳材料强抗拉力和纤维柔软可加工性两大特征,是一种力学性能优异的新材料,将碳纤维引入薄壁材料可大大改善树脂的力学性能及尺寸稳定性。
基于以上所述,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的开发将很有必要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翘曲度低、综合性能好的应用于薄壁制件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备该材料的方法能够满足不同薄壁制件的需求,大大拓宽了薄壁制件的应用范围。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按重量百分比,包括,
热塑性树脂:56%~98%;
碳纤维:0.3~30%;
相容剂0.6~10%;
润滑剂0.5~1%;
抗氧剂0.1~2%。
优选的是,所述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其中,所述的热塑性树脂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优选的是,所述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其中,所述相容剂为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或马来酸酐接枝POE。
优选的是,所述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其中,所述润滑剂为硬脂酸锌。
优选的是,所述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其中,所述抗氧剂为受阻酚类抗氧剂。
优选的是,所述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其中,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
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制得:
1)制备混料,称取原料:热塑性树脂:56%~98%;相容剂0.6~10%;润滑剂0.5~1%;抗氧剂0.1~2%,将所述原料放入高混机中混合均匀,出料。
2)制备碳纤维增强树脂,将步骤1)中混合得到的原料放入双螺杆挤出机中,取0.3~30%碳纤维,将碳纤维从侧边喂料口加入,熔融挤出后得到碳纤维增强树脂粒料。
3)将步骤2)中制得的碳纤维增强树脂粒料放入注塑机中,将嵌件放入成型注塑机模具中,制得薄壁产品。
本发明提供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益效果:该复合材料翘曲度低、无波流痕、表面光滑、综合机械性能好,制备该复合材料的方法简单,适应于制备不同要求的薄壁制件,大大的拓宽了薄壁制件的适用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实施例1
通过以下步骤制得碳纤维复合材料:
1)制备混料,称取原料:
热塑性树脂:57%;所述的热塑性树脂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相容剂10%;所述相容剂为马来酸酐接枝POE。
润滑剂1%;所述润滑剂为硬脂酸锌。
抗氧剂2%。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
将所述原料放入高混机中混合均匀,出料。
2)制备碳纤维增强树脂,将步骤1)中混合得到的原料放入双螺杆挤出机中,碳纤维:30%,将碳纤维从侧边喂料口加入,熔融挤出后得到碳纤维增强树脂粒料。
3)将步骤2)中制得的碳纤维增强树脂粒料放入注塑机中,将嵌件放入成型注塑机模具中,制得薄壁产品。
实施例2
通过以下步骤制得碳纤维复合材料:
1)制备混料,称取原料:按重量百分比,包括,
热塑性树脂:98%;所述的热塑性树脂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相容剂0.6%;所述相容剂为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
润滑剂1%;所述润滑剂为硬脂酸锌。
抗氧剂0.1%。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
将所述原料放入高混机中混合均匀,出料。
2)制备碳纤维增强树脂,将步骤1)中混合得到的原料放入双螺杆挤出机中,碳纤维:0.3%,将碳纤维从侧边喂料口加入,熔融挤出后得到碳纤维增强树脂粒料。
3)将步骤2)中制得的碳纤维增强树脂粒料放入注塑机中,将嵌件放入成型注塑机模具中,制得薄壁产品。
实施例3
通过以下步骤制得碳纤维复合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卓越工程塑料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卓越工程塑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949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