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布袋除尘器检漏装置及其检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95681.6 | 申请日: | 2014-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6329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发明(设计)人: | 邢祺;蔡施琼;齐波;姚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42 | 分类号: | B01D46/42;B01D46/02;G01M3/26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31219 | 代理人: | 雷绍宁 |
地址: | 200941***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布袋除尘器 检漏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除尘装置检漏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布袋除尘器检漏装置及其检漏方法。
背景技术
布袋除尘器是一种干式滤尘装置,在工业实践中应用非常广泛,尤其是应用在燃煤、冶金等行业效果显著。布袋除尘器适用于捕集细小、干燥、非纤维性粉尘,滤袋采用纺织的滤布或非纺织的毡制成,利用纤维织物的过滤作用对含尘气体进行过滤,当含尘气体进入袋式除尘器后,粉尘吸附在布袋上,清灰装置对布袋清灰,粉尘在重力及气体的冲击和抖动下沉降下来,落入灰斗。在冶金行业中,车间作业时通常会产生较多的粉尘,此时需要大容量的布袋除尘器,但是因布袋常有破损而导致烟囱冒灰的现象时有发生,需要对布袋进行捉漏更换。工业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布袋防尘器检漏方法主要有两种:光传感法和电荷感应法。
光传感检漏法主要是利用粉尘浓度的不同,粉尘的光散射特性和粉尘的光吸收特性将发生变化来判断布袋除尘器是否出现布袋破损,因为粉尘的物理性质和粉尘的颜色不同,粉尘的光散射特性和粉尘的光吸收特性会有很大的差异。
电荷感应法是根据粉尘群带电量的多少来判定粉尘浓度的高低进行检漏的,烟气中的粉尘或多或少都带有一定量的电荷的,从原理上讲,粉尘浓度越高,带电总量越多,但是由于不同粉尘的电性是有很大差异的,有的粉尘易荷电,有的粉尘不易荷电,有的粉尘易荷正电,有的易荷负电,可见,电荷感应法的检漏准确率是不理想的。
但是上述两种方法只能确定是否有布袋破损,并不能具体到哪个布袋破损,因此当布袋捉漏时,实践中通常的做法是需检修人员用肉眼观察并靠经验判断布袋破损情况,由于除尘器布袋数量众多,检修人员主观判断布袋破损情况不准确,过程耗费较大的人力资源和时间。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检漏时间短、准确率高的布袋除尘器检漏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布袋除尘器检漏装置,包括脉冲电磁阀和压盖,所述脉冲电磁阀分别连接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压盖为上端封闭的圆筒体,所述出气管穿过所述压盖且延伸到所述压盖的下方,所述压盖的上端设一压力表,所述压盖的材质为钢,所述压盖的下端设有密封垫。
优选地,所述密封垫的材质为橡胶。
优选地,所述脉冲电磁阀为直角式脉冲电磁阀。
本发明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所述布袋除尘器检漏装置进行检漏的方法。
该检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确定压力标准区间:取两个布袋作为检测样本,其中一个为全新完好的布袋,另一个为使用了1~2年的完好布袋,分别对上述布袋进行检测,即将压盖压紧在布袋口,打开脉冲电磁阀打入气体,压力表显示出一个最高压力值,所述全新完好的布袋的最高压力值计为P1,使用了1~2年的完好布袋的最高压力值计为P2,所述压力标准区间为P1~P2;
2)检测待检区域的布袋:将压盖压紧在待检布袋的布袋口,打开脉冲电磁阀打入气体,压力表显示出一个最高压力值,如果该最高压力值在压力标准区间内,则该布袋完好,如果最高压力值小于P1,则该布袋破损。
如上所述,本发明涉及的布袋除尘器检漏装置及其检漏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采用该装置检测时操作简单、检测时间短并且捉漏效率高,避免了漏检带来的粉尘污染。
2、检修人员无需进入到灰斗内进行检查,有效增加了作业人员的安全系数。
3、减少了操作人员的数量,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布袋除尘器的结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脉冲电磁阀
11进气管
12出气管
2 压盖
21压力表
22密封垫
3 布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956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