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电网接入配电网时的谐波电流电压的分析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97023.0 | 申请日: | 2014-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3727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赵贺;竺懋渝;张艳妍;陈光华;李洪涛;饶强;张淼;郝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01 | 分类号: | H02J3/01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张永明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网 接入 配电网 谐波 电流 电压 分析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微电网接入配电网时的谐波电流电压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微电网结构的谐波模型;
获取接入所述微电网的配电网的模型,所述配电网的模型包括:单馈线辐射状网络和多节点链式配电网;
在所述配电网的模型为所述单馈线辐射状网络的情况下,在所述微电网接入所述配电网之后,根据所述微电网接入所述配电网的接入节点和PCC节点之间的电气距离,来控制所述微电网运行产生的高次谐波电流的大小;
在所述配电网的模型为所述多节点链式配电网的情况下,在所述微电网接入所述配电网之后,根据所述微电网接入所述配电网时的接入位置与母线侧的接入距离,来确定所述微电网接入所述配电网之后在线路发生的电压谐波畸变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微电网结构的谐波模型的步骤包括:
将至少一个负荷和分布式电源进行封装,构成所述微电网的系统模型,所述分布式电源包括以下任意一个或多个电源设备:微型燃气轮机、风力发电机、太阳能发电机,其中,所述微电网中的分布式电源通过电力电子设备接入所述配电网,分布式电压生成谐波,所述微电网中的所述负荷包含有整流电路或相位控制电路,生成电流畸变;
基于所述微电网的系统模型的源荷特性建立所述微电网结构的谐波模型,其中,所述微电网结构的谐波模型包括:所述微电网接入的配电网、所述微电网接入所述配电网的接入点与所述配电网计入大电网的公共连接点之间的阻抗Zeq、所述微电网与所述配电网之间的接入点负载的阻抗ZL和所述微电网的内部阻抗ZMG。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接入所述微电网的配电网的模型的步骤包括:
通过网络线路将至少一个负荷节点、供电源和负载进行连接,构成所述接入所述微电网的配电网的模型,所述配电网的模型为所述单馈线辐射状网络,其中,任意一个或多个负荷节点作为所述配电网接入所述微电网的接入节点,所述接入所述微电网的配电网的模型采用恒阻抗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微电网接入所述配电网的接入节点和PCC节点之间的电气距离,来控制所述微电网运行产生的高次谐波电流的大小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微电网接入所述配电网的所述接入节点与所述PCC节点之间的电气距离超过预定值的情况下,所述线路微电网接入所述配电网的所述接入节点和所述PCC节点之间的阻抗抑制所述高次谐波电流,使得所述高次谐波电流小于预定谐波电流。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接入所述微电网的配电网的模型的步骤包括:
通过等效电网的母线将分布式电源、负荷节点和负载进行连接,构成所述接入所述微电网的配电网的模型,所述配电网的模型为所述多节点链式配电网,其中,沿馈线从所述等效电网的母线开始依次将每一集中负荷节点进行编号形成所述配电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微电网接入所述配电网之后,根据所述微电网接入所述配电网时的接入位置与母线侧的接入距离,来确定所述微电网接入所述配电网之后在线路发生的电压谐波畸变率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微电网与所述配电网的交换功率和谐波源模型保持一定的情况下,获取所述微电网接入所述配电网的多个接入位置的接入节点;
获取所述各个接入位置的接入节点的谐波电压畸变率THDV曲线;
基于所述各个接入位置的接入节点的谐波电压畸变率THDV曲线,来获取每个接入位置的接入节点的电压谐波畸变率,
其中,当单一微电网时,如果所述微电网的接入位置距离所述母线侧的位置小于位置阈值,则所述微电网接入所述节点之前的THDV越大,而微电网接入节点之后的THDV越小,所述微电网接入所述配电网之后在线路上的电压谐波畸变率低于预定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9702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