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仿生界面结构的一体化骨软骨支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97070.5 | 申请日: | 2014-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170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杨强;徐宝山;丁晓明;马信龙;赵艳红;王连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天津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L27/40 | 分类号: | A61L27/40;A61L27/22;A61L27/12;A61L27/56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宗欣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3 | 代理人: | 董光仁 |
地址: | 300211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仿生 界面 结构 一体化 软骨 支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具有仿生界面结构的一体化骨软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自上而下依次由软骨层(1)、钙化层(2)和软骨下骨层(3)组成,所述软骨层(1)为丝素蛋白构成的垂直取向性支架,所述钙化层(2)为丝素蛋白和羟基磷灰石构成的致密区域,所述软骨下骨层(3)为丝素蛋白和羟基磷灰石构成的三维多孔结构支架;钙化层(2)与软骨层(1)、软骨下骨层(3)之间有机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仿生界面结构的一体化骨软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钙化层(2)和软骨下骨层(3)中的丝素蛋白与羟基磷灰石的质量比例均为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仿生界面结构的一体化骨软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软骨下骨层(3)的三维多孔结构的孔径范围为250μm~425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仿生界面结构的一体化骨软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钙化层(2)的厚度小于50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仿生界面结构的一体化骨软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软骨层(1)与软骨下骨层(3)的厚度比例为1:1。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仿生界面结构的一体化骨软骨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 石蜡微球模板制备
将石蜡微球放入聚乙烯模具中,烘干备用;
b. 钙化层(2)和软骨下骨层(3)的制备
将质量分数为10%丝素蛋白溶液和10%羟基磷灰石溶液按质量比1:1的混匀,加入石蜡微球模板中,抽吸真空,混合液充分填充,且高出石蜡微球模板一定距离,液氮冷却后,室温静置;
c. 软骨层(1)的制备
待钙化层(2)表面微融后,将质量分数为6%的丝素蛋白溶液2mL缓慢加入模具中的钙化层(2)上,-80℃冷冻干燥成型;
d. 丝素变构和脱蜡
成型后从聚乙烯模具中取出,无水乙醇浸泡,滤蜡,晾干,即得骨软骨支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仿生界面结构的一体化骨软骨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丝素蛋白溶液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① 蚕丝脱胶:按质量比1:200将天然蚕丝加入0.02mol/L的Na2CO3溶液中,煮沸,反复水洗,更换Na2CO3溶液后重复煮沸、水洗,然后通风晾干,得丝素丝;
② 丝素丝溶解液:按质量比1:4将丝素丝加入0.8g/mL的溴化锂溶液中,60℃水浴中磁力搅拌获得;
③ 透析脱盐:将丝素丝溶解液倒入截留分子量为12000~14000的透析袋中,透析3天,每天换水,离心,取上清,转入截留分子量为3500的透析袋中,经质量分数15%的聚乙二醇溶液中透析,离心取上清即得。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仿生界面结构的一体化骨软骨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石蜡微球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① 配制质量分数为5%的聚乙烯醇溶液,加热融化;
② 称取60g石蜡块,切碎,加入1080ml蒸馏水中,再加入120ml质量分数为5%聚乙烯醇,加热搅拌,冷却,20~80目筛网依次叠放,过筛;
③筛得石蜡微球用水反复冲洗,酒精除水、晾干,取40~60目石蜡微球备用。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仿生界面结构的一体化骨软骨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蜡技术应用索氏提取器,溶剂为正己烷或者环己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天津医院,未经天津市天津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9707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