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接触式微弧抛光工艺及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98240.1 | 申请日: | 2014-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204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蒋百铃;阚金峰;李洪涛;张超;刘燕婕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25D11/02 | 分类号: | C25D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于永进 |
地址: | 21000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触 式微 抛光 工艺 及其 装置 | ||
1.一种非接触式微弧抛光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配置电解液:根据需要抛光的金属基体配置微弧氧化电解液,并在微弧氧化电解液中加入添加剂;
设计阴阳极参数:根据需抛光工件的大小调整控制微弧抛光电源两电极之间的间距在1-80mm;
控制流场环境:按照抛光和去除要求,设计流场体系;
设置电源参数:所述微弧抛光电源采用直流脉冲电源,脉冲波形为方波;根据金属基体控制电压300-600V,调控峰值电流波形的脉宽⊿ton为2-80us,两个脉冲之间间隔⊿toff为10-200us;
微弧抛光:将工件置于电解液中进行反应,反应过程中控制电解液温度25-60℃之间,处理时间8-40min。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接触式微弧抛光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配置电解液中加入的添加剂为NaCl溶液、KCl溶液、NaF溶液、NaHCO3溶液、NaOH溶液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溶液,总量为0.5-5g/L。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接触式微弧抛光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控制流场环境中,所述流场体系采用自下而上的流体管道,流速控制在0.5-2m/s。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接触式微弧抛光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微弧抛光之间对工件进行除油除脂,在丙酮或酒精和蒸馏水中清洗3-5min,然后吹干。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接触式微弧抛光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设置电源参数中,可以选择恒流模式或恒压模式,其中恒流模式下峰值电流密度10-200A/dm2;恒压模式下输出电压200-600V。
6.一种非接触式微弧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微弧抛光电源和电解槽,所述电解槽内放置有电解液,所述微弧抛光电源的两级插入电解液中;所述电解槽外围设置有冷却水系统;所述微弧抛光电源的两级通过信号采集单元与控制系统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9824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