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球囊导尿管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98261.3 | 申请日: | 2014-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2795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7 |
发明(设计)人: | 向彬;刘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维力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25/10 | 分类号: | A61M25/10;A61L29/04;A61L29/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295 | 代理人: | 蔡国 |
地址: | 511434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尿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一种热可塑性材料和热固性材料多层复合球囊导尿管。
背景技术
现有的医用球囊导尿管多由单一热固性材料制成,比如天然乳胶、硅橡胶等。
现有的以天然乳胶制作的球囊导尿管球囊拉伸强度好,管身柔软有弹性被临床广泛使用,但该种材料制作的球囊导尿管由于工艺和材料的问题也存在天然的缺陷,比如:(1)当球囊充盈时会拉伸球囊部位管体导致该部位液体引流腔道变小影响液体引流时的流量,(2)为确保管身的外径和内径符合标准,现有乳胶球囊导尿管充盈腔道偏小导致球囊充盈和排空时阻力较大不易操作,(3)由于球囊充盈腔道是有弹性的,临床使用结束后球囊排空操作时易产生负压造成球囊充盈腔道粘连堵塞无法排空的风险长期存在。
目前被广泛使用的乳胶球囊导尿管管体如附图1所示:
201是管体,205是球囊,203是液体引流腔道,207是球囊充盈和排空腔道,206是与管体201连接的接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保证液体引流腔道和球囊充盈腔道畅通、降低产品使用时的医疗风险和产品加工时的加工难度的球囊导尿管。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球囊导尿管,包括管体,所述的管体包括内层管和包裹在所述内层管表面的外层,在所述内层管和外层之间设有球囊管,在所述的内层管的管壁内设有与所述的球囊管连通的球囊充盈腔道,所述的内层管为热可塑性材料,所述的外层为热固性材料。
在上述的球囊导尿管中,所述的内层管是由聚氯乙烯、聚二氯乙烯、低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茂金属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热塑性弹性体、聚氨酯、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苯乙烯-乙烯-丙烯-苯乙烯型嵌段共聚物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构成。
在上述的球囊导尿管中,所述的内层管由至少一层的热可塑性材料组成。
在上述的球囊导尿管中,所述的内层管和外层之间设有由至少一层热固性材料组成的内层管表皮,所述的球囊管是设在所述内层管的内层管表皮和外层之间。
在上述的球囊导尿管中,在所述的内层管的管壁内还设有一个或多个互不相通的腔道。
在上述的球囊导尿管中,所述的球囊管是由天然橡胶或硅橡胶构成。
在上述的球囊导尿管中,所述的外层由一层或一层以上的热固性材料所组成。
在上述的球囊导尿管中,所述的热固性材料由天然橡胶、硅橡胶、聚异戊二烯橡胶、丁基橡胶、丁晴橡胶、丁苯橡胶、氯丁橡胶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构成。
在上述的球囊导尿管中,还包括介质层并且所述的内层管与外层通过介质层连接,或者,所述的内层管通过等离子体或电晕工艺处理后与外层连接。
在上述的球囊导尿管中,所述的介质层为硝酸钙、碳酸钙、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磺酸盐、十二烷基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聚氧乙烯烷基酰醇胺、单硬脂酸甘油酯、聚丙烯酰胺、油酰氯多缩氨基酸钠、羧甲基纤维素、羟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丙烯酸树脂、萜烯树脂、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
本发明通过采用热可塑性材料制作内层管,采用热固性材料制作外层,内层管管壁内的球囊充盈腔道与球囊管连通。本发明选用的热可塑性材料相比于本发明采用的热固性材料,具有强度大、支撑力强,在相同负压下,热可塑性材料所构成的管道具有变形率小的特点,更为重要的是,热可塑性材料本身的特点决定了本方案的内层管可以采用挤出工序完成,克服了传统工艺需要多次浸胶、工序复杂、耗费人工的问题。上述特点也决定着本方案还具有如下优点:
1、在一定的导尿管外径的条件下,液体引流腔道可以更大;
2、在导尿管的管壁厚度确定的情况下,在内层管的管壁中,球囊充盈腔道的截面积相比于传统的热固性材料,其截面积可以制作的更大,同时,导尿管的强度、弹性并无变差,这样减小了球囊管充液或排液过程中管道内的压力;
3、在球囊管充盈液体的情况下,液体引流腔道不会因为球囊管的膨胀而拉伸与球囊管连接部分的内层管,也就是说,球囊管位置的液体引流腔道不会被拉伸,这样的好处就在于,在使用过程中,局部液体引流腔道不会因为球囊管的膨胀而变窄;这点在本领域中是技术人员一直想克服而没能克服的问题,通过本方案可以很好的解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维力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维力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982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