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富有机硒、锌植物营养菌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01334.X | 申请日: | 2014-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636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陈锦荻;姚自鸣;王义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香稷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1/00 | 分类号: | C05G1/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8 | 代理人: | 柯凯敏;王挺 |
地址: | 230001 安徽省合肥市蜀***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 植物 营养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肥料及稻米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定向生产富有机硒、锌全营养胚芽糙米的富有机硒、锌植物营养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硒、锌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矿物质营养素,其对人体提高免疫力和预防癌症非常重要,硒、锌浓度的平衡对许多器官、组织的生理功能有着重要的保护作用和促进作用。
富硒、锌农产品是今后科技农业的发展方向,国家鼓励开发绿色、无公害、有机,特别是有利于人类健康、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功能性农产品。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提高,富硒、锌农产品将完全取代普通农产品,普及化、大众化。
富硒、锌的营养强化大米是农产品的一大主流品种。目前对富硒、锌的营养强化大米的生产方法,主要有“外加法”、“内持法”和“作物叶喷法”。“外加法”即在大米加工过程中加进微量元素溶剂或粉剂,这种方法加工出的强化大米,在做饭淘洗过程中就已经存在大部分元素的随水流失,起不到真正的富营养作用。“内持法”即把大米用微量元素溶液浸泡后晒干,该方法会破坏大米的内部结构,改变大米口味,而且费时费力而不易保管。“作物叶喷法”是比较先进的营养大米强化方法,这在专利号为200610086308.8的专利名称为“有机富硒锌营养米及其生产方法”中有所描述:其是通过在水稻幼穗分化期、水稻齐穗期、水稻的扬花期后、灌浆期前喷施硒、锌肥得到,选用国内高含量的亚硒酸盐,添加锌肥和有机氮、磷、钾及多功能种微量元素的液肥配成高浓度富硒锌肥;上述施肥方式往往存在原料配比不理想、金属杂质多、作物富硒量不稳定和根系吸收困难等缺陷,同时还存在肥料大量、长期使用后在泥土内积累沉淀、造成土肥害而形成二次污染等后续性问题,从而不利于施肥土壤生态的良性循环。如何寻求一种健康有效的富硒、锌营养肥料,从而使其在满足大米高营养栽培的同时,亦能确保其在使用过程中对环境乃至人体健康的保护性,达到对于土壤生态的优良循环共荣效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近年来所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富有机硒、锌植物营养菌剂及其制备方法,从而使其在满足大米高效富硒、锌栽培的同时,亦能确保达到对于土壤生态的优良循环共荣效果,其植物根系吸收性强而大米营养价值也可得到极大提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富有机硒、锌植物营养菌剂,以各组分重量和按100%计算,包括以下组分:
水溶性碳素 20%~25%;
水解动物蛋白 15%~20%;
速效磷、钾 1%~1.5%;
水溶性硒、锌化合物 0.04%~0.05%;
沼液滤清液 45%~55%;
沃土浸取液 5%~10%;
所述沃土浸取液为针对性的选用本地土壤生态环境中,没有使用过任何化肥、农药、激素、抗生素的原生态且充分熟化的、堆积厚度大于或等于50cm以上、有机质含量超过60%的沃土,以土水比1:1的混合标准浸取而得。
所述沃土浸取液中所用沃土的保存标准为避光且以-8℃环境以下保存。
所述水溶性碳素选用糖或糖浆。
速效磷、钾选用磷酸二氢钾。
水解动物蛋白选用动物血。
富有机硒、锌植物营养菌剂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制备步骤:
1)、获得沃土浸取液,与指定比例的水溶性碳素、水解动物蛋白、速效磷、钾、水溶性硒、锌化合物、以及沼液滤清液进行充分混合;
2)、将上述混合液置于PH值6.5~7.2、温度条件35℃~45℃的密封生物反应釜内,有氧发酵10天后,再无氧发酵10~15天,即可获得坯料;
3)、将坯料过滤,获得过滤液,其过滤液即为本植物营养菌剂。
本发明的主要优点在于:
1)、利用沼气厌氧发酵处理后获得的沼液提取液中的益生菌团,在适当的反应条件下,同目前的与待施肥对象所处土壤环境中提取的沃土浸取液中的原生益生菌团共同繁衍,使有机原料和无机盐转化成活的益生菌体及其代谢产物。而无机硒、锌则转化为有机态的小分子氨基态硒、锌,以利于植物根系吸收和激活菌根等共生菌的繁殖共生。其可在满足该土壤环境中的大米高效富硒、锌施肥栽培的同时,达到促进针对性类型的土壤生态环境的优良循环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香稷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香稷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0133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