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载控制方法、车载控制系统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01608.5 | 申请日: | 2014-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4617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郭子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赛格导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 | 分类号: | G05B19/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郭伟刚 |
地址: | 518019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物理按键 车载控制系统 触摸面板 触摸屏 操作指令 车载导航 触摸事件 控制器 电子技术领域 车载导航仪 驾驶安全性 操作界面 操作效率 驾驶安全 系统总线 行车过程 应用程序 用户操作 用户使用 灵活的 触发 汽车 配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载控制方法、车载控制系统和汽车,涉及电子技术领域。所述车载控制系统包括车载触摸面板、系统总线、物理按键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配置所述物理按键与所述车载触摸面板触摸事件的对应关系;获取用户操作所述物理按键触发的操作指令;根据所述物理按键与所述车载触摸面板触摸事件的对应关系,运行与所述操作指令对应的应用程序。实施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使得用户可以在行车过程中灵活的操作触摸屏车载导航仪,提高了触摸屏车载导航仪的操作效率,便捷了用户使用,且消除了用户因需要关注触摸屏车载导航仪的操作界面而导致的驾驶安全隐患,提高了驾驶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载控制方法、车载控制系统及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已然成为人们的日常必需品之一;而随着智能电子技术的发展,带智能触摸屏的车载导航仪在汽车中的普及度越来越高。目前市面上销售的触摸屏车载导航仪的功能纷繁复杂,除基本的导航功能外,还包括音乐播放,收音机,DVD,蓝牙电话等功能,甚至还可安装大量的应用程序以方便用户操作使用。目前触摸屏车载导航仪的主流的操作方式是通过触摸屏进行触控操作,从而实现触摸屏车载导航仪的各项功能。
然而,对市面上销售的汽车和触摸屏车载导航仪进行研究可发现,受制于驾驶室的安全及美观设计,现有车载导航仪的惯常设计是,将触摸屏的车载导航仪安装在驾驶室的中控位置。因此,尽管触控操作的方式能够实现所有触摸屏车载导航仪的功能,但由于其的设计位置,驾驶员想要触发触控操作必须略微的前倾身体,右手离开档位,目光还需要较长时间的右下俯视,离开平视的驾驶路面,通过手指或者触摸笔进行触控操作。如此,驾驶员需一边注视前方路面情况,一边关注触摸屏车载导航仪进行触控操作,由此造成触摸屏车载导航仪操作效率较低,且存在驾驶安全隐患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控制方法、车载控制系统及汽车,旨在解决因现有技术中因触摸屏车载导航仪的设计而导致的,触摸屏车载导航仪操作效率较低、且存在驾驶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现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控制系统,包括:车载触摸面板、系统总线、物理按键和控制器;所述车载触摸面板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物理按键与所述控制器连接;其中,所述控制器用于,
配置所述物理按键与所述车载触摸面板触摸事件的对应关系;
获取用户操作所述物理按键触发的操作指令;
根据所述物理按键与所述车载触摸面板触摸事件的对应关系,运行与所述操作指令对应的应用程序。
可选地,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在获取用户操作所述物理按键触发的操作指令后,根据所述物理按键与所述车载触摸面板触摸事件的对应关系,无法根据所述操作指令运行应用程序时,呈现提示信息;其中,所述提示信息包括语音提示、灯光提示、震动提示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在获取用户操作所述物理按键触发的操作指令后,根据所述物理按键与所述车载触摸面板触摸事件的对应关系,无法获取所述操作指令对应的应用程序时,查找已安装的其它应用程序;
在查找到能够响应所述操作指令的应用程序时,运行所述应用程序。
可选地,所述控制器配置所述物理按键与所述车载触摸面板触摸事件的对应关系,包括:
获取用户触发所述车载触摸面板触发的触摸信息,根据所述触摸信息获取所述车载触摸面板触摸事件;
在获取所述触摸信息时,获取所述控制器运行的应用程序和所述车载触摸面板当前界面的应用中的至少一个应用信息;
在获取所述触摸信息时,获取用户操作物理按键触发的事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赛格导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赛格导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016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