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和哮喘的中药复方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402328.6 申请日: 2014-08-15
公开(公告)号: CN104147567A 公开(公告)日: 2014-11-19
发明(设计)人: 姜雪琪;姜艳 申请(专利权)人: 安徽和华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36/9068 分类号: A61K36/9068;A61P11/00;A61P11/06
代理公司: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代理人: 余成俊
地址: 238200 安徽省马鞍***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治疗 慢性 支气管炎 哮喘 中药 复方 胶囊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中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和哮喘的中药复方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慢性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在我国尤其是三北(西北、华北、东北)地区属常见病,高发病,故止咳、平喘、祛痰药物应用较多。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冬春季节更为多见。其发病慢,病程长,早期对健康及工作影响不大,因而易被人们忽视,如不积极治疗其进一步发展可导致肺气肿,肺性脑病,直接危害到人类健康。

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因复杂,受寒、感冒、刺激性化学气体、过敏原、吸烟等各种因素均可引起,属临床顽疾,中医药治疗显示出特有的优势。根据全国6000多万人的普查,患病率为3.9%。北方较南方为多,农村比城市略高。任何年龄都可得病,但40岁以上的更为多见,并随年龄增长而增加。据调查老年人患病率约为15%左右,有些地区甚至高达20-30%。

复方由以下药物组成:

1、炙麻黄:本品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或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茎。麻黄具有平喘,镇咳,去痰的作用,蜜炙麻黄长于平喘,宜用于喘咳(尤其是肺热喘咳)证。主要成分麻黄碱有拟肾上腺素样作用,它通过释放递质(间接作用),以及直接激动α及β-肾上腺素能受体,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可用以治疗支气管哮喘。

2、干姜:本品为姜科植物姜的干燥根茎。干姜燥湿消痰,温肺化饮。用于寒饮咳喘,形寒背冷,痰多清稀等症。干姜含挥发油2%~3%,为淡黄色或黄绿色的油状液体,现代研究表明干姜具有镇痛抗炎作用。

3、苦杏仁:本品为蔷薇科植物山杏、西伯利亚杏、东北杏或杏的干燥成熟种子。苦杏仁具有降气止咳平喘的功效,用于咳嗽气喘,胸满痰多。现代研究表明苦杏仁具有镇咳平喘,抗炎止痛的作用。

4、五味子:本品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五味子收敛固涩,益气生津,用于久嗽虚喘。五味子主要化学成分为挥发油、木脂素类(五味子醇A)等。

5、川贝: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暗紫贝母 、甘肃贝母、梭砂贝母、太白贝母或瓦布贝母的干燥鳞茎。川贝润肺止咳,化痰平喘,清热化痰,用于慢性支气管炎,现代研究表明其具有镇咳祛痰的作用。

6、枇杷叶:本品为蔷薇科植物枇杷的干燥叶。枇杷叶清肺止咳,用于咳嗽。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镇咳、祛痰、平喘、抗菌等作用。

7、甘草:本品为豆科植物甘草、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干燥根和根茎。甘草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咳嗽痰多,调和诸药。西医药理发现,甘草剂有抗炎和抗变态反应的功能,因此在西医临床上主要作为缓和剂,用于缓解咳嗽,祛痰,治疗咽痛喉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和哮喘的中药复方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和哮喘的中药复方胶囊,由重量百分比为:麻黄15-30、干姜10-20、细辛5-10、五味子10-20、枇杷叶5-15、川贝4-8、甘草5-15的药物组成。

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和哮喘的中药复方胶囊,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得:麻黄15-30、干姜10-20、细辛5-10、五味子10-20、枇杷叶5-15、川贝4-8、甘草5-15。

所述的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和哮喘的中药复方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制备步骤如下:

1)超微粉碎:细辛、川贝按配方称量,投入贝利粉碎机粉碎成超微粉;

2)麻黄、干姜、五味子、枇杷叶、甘草等药材按配方称量,投入多功能提取罐中,加入10倍量水,加热至沸腾,保温2小时左右,过滤泵出药液;进行第二次提取,加10倍量左右水提取,沸腾保温2小时左右,过滤泵出药液,合并两次提取液入贮罐;

3)提取液进行减压浓缩至60℃测的相对密度为1.08~1.12;

4)浓缩液进行喷雾干燥得喷雾粉;

5)喷雾粉和超微粉投入多向混合机混合;

6)填充胶囊;

7)包装,即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中药复方胶囊具有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和哮喘的功能,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和哮喘患者服用,安全有效,服用方便。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和华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和华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023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