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抑制共模浪涌的网络变压器防雷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03412.X | 申请日: | 2014-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709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王华刚;罗森文;陈少川;谈儒猛;关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9/04 | 分类号: | H02H9/0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许蓓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抑制 浪涌 网络 变压器 防雷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电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抑制共模浪涌的网络变 压器防雷电路。
背景技术
网络变压器是网卡电路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主要包含中间抽头电 容、变压器、自耦变压器和共模电感。网络变压器主要实现以下三个功 能:1.满足IEEE802.3电气隔离要求;2.无失真传输以太网信号;3.辐射 发射的抑制。
网络变压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应满足:
(1)应满足IEEE802.3以太网标准中有关电气隔离要求;
(2)应满足ITU-TK.95“用于电信装置和设备中的隔离变压器的浪涌 参数”中浪涌参数要求。
由于网络变压器本身并不属于防雷保护器件,防雷能力低下,因此 当线路引入雷击过电压时,网络变压器就会被雷击过电压击穿,造成网 络变压器的损坏,但在端口电路设计中可以利用网络变压器具有的隔离 特性来提高端口电路抗过电压的能力。
现有技术方案是为网络变压器在差分线路对之间增加防雷电路从 而抑制差模浪涌,缺点是网络变压器的差模防雷电路只能够实现对网络 变压器的差模保护,当出现共模雷击过电压时,无法实现变压器线路对 地的共模保护,无法抑制共模浪涌,从而导致网络电压器被共模电压击 穿,造成网络电压器的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抑制共模浪涌 的网络变压器防雷电路,以解决网络变压器如何抑制共模浪涌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的一种抑制共模浪涌的网络变 压器防雷电路,包括:网络变压器和电容网络,网络变压器跨接在差 分线路对之间,电容网络包括至少一个电容,网络变压器与电容网络 串联,电容网络的一端连接网络变压器的输入端,电容网络的另一端 连接网络变压器的输出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差分线路对包括第一线路和第二线路,电容网络 包括第一电容网络和/或第二电容网络;第一电容网络的一端连接网络变 压器在第一线路上的输入端,第一电容网络的另一端连接网络变压器在 第一线路上的输出端;第二电容网络的一端连接网络变压器在第二线路 上的输入端,第二电容网络的另一端连接网络变压器在第二线路上的输 出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容网络由至少两个电容并联组成;或者,电 容网络由一个电容组成。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容网络的电容值的数量级是pF。
在一个实施例中,抑制共模浪涌的网络变压器防雷电路还包括:共 模抑制电路,共模抑制电路跨接在差分线路对中的其中一条线路以及 地之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差分线路对包括第一线路和第二线路,共模抑 制电路包括第一共模抑制电路和/或第二共模抑制电路;第一共模抑制 电路的一端连接网络变压器在第一线路上的输入端,第一共模抑制电 路的另一端连接地;第二共模抑制电路的一端连接网络变压器在第二 线路上的输入端,第二共模抑制电路的另一端接地。
在一个实施例中,共模抑制电路包括气体放电管,气体放电管跨 接在差分线路对中的其中一条线路以及地之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共模抑制电路还包括瞬变电压抑制二极管TVS, TVS与气体放电管并联。
在一个实施例中,共模抑制电路还包括压敏电阻,压敏电阻位于 差分线路对中的其中一条线路上,并且压敏电阻的一端连接气体放电 管,压敏电阻的另一端连接TVS。
在一个实施例中,网络变压器的中间抽头接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抑制共模浪涌的网络变压器防雷电路,一方面, 通过将电容网络与网络变压器串联,减小了网络变压器绕组的匝间耦合 电容,从而有效阻断从网络变压器初级流向次级的共模电流,提高了网 络变压器的隔离水平,从而能够抑制共模浪涌,实现对网络变压器和后 级电路的保护。
再一方面,通过在网络变压器的线与地之间增加的抑制电路,其中 的气体放电管对雷击浪涌产生的共模过电流进行对地泄放,再进一步通 过其中的压敏电阻和瞬变电压抑制二极管对通过气体放电管后的电压进 行电压钳制,使得网络变压器无法被击穿,从而能够抑制共模浪涌,实 现对网络变压器和后级电路的保护。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 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034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