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接管座对接接头局部焊后热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04469.1 | 申请日: | 2014-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202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陈忠兵;吕一仕;孙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50 | 分类号: | C21D9/50;C21D11/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汪青 |
地址: | 21500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管 对接 接头 局部 热处理 方法 | ||
1.一种接管座对接接头局部焊后热处理方法,所述的接管座对接接头包括接管座,管道,筒体,连接所述接管座与所述管道的对接焊缝,以及连接所述接管座与所述筒体的角焊缝,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处理方法采用独立设置的主加热装置和辅助加热装置同时对所述接管座对接接头进行加热,其中:
所述主加热装置的设置如下:
加热元件等功率、等宽度对称布置在所述对接焊缝的两端且每端布置的宽度等于接管座的长度;
控温热电偶布置在所述对接焊缝上;
热处理曲线按给定的焊后热处理工艺参数设定;
所述辅助加热装置的设置如下:
加热元件以所述角焊缝为中心布置在所述筒体上;
控温热电偶布置在所述角焊缝上;
热处理曲线按如下参数设定:
恒温温度Tfh=TD±30℃,其中,TD为所述主加热装置独立加热恒温阶段端部处管道上的温度;
升温时间tfS=(1±10%)tzs,其中,tzs为主加热装置的升温时间;
恒温时间tfh=(1±10%)tzh,其中,tzh为主加热装置的恒温时间;
恒温后降温至300℃时的降温速度Vfj=(1±10%)Vzj,其中,Vzj为主加热装置焊后热处理降温速度;
进行所述焊后热处理时,所述主加热装置和辅助加热装置同时开始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管座对接接头局部焊后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加热装置的恒温温度Tfh=TD±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管座对接接头局部焊后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加热装置的恒温温度Tfh=TD。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接管座对接接头局部焊后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加热装置的升温时间tfS=tzs;恒温时间tfh=tzh;恒温后降温至300℃时的降温速度Vfj=Vzj。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接管座对接接头局部焊后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TD通过实验测量获得或通过计算获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管座对接接头局部焊后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得TD的实验过程如下:取与所述管道材质和规格均相同的管道,在其中间位置布置1组与所述主加热装置相同的试验加热装置,并在试验加热装置两端各布置1支测温热电偶,采用主加热装置的给定焊后热处理工艺,测得到达恒温温度时,试验加热装置两端管道上的温度值,该温度值即为所述TD。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管座对接接头局部焊后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管座的长度小于等于其外径的3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管座对接接头局部焊后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管座和管道为同种钢或异种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管座对接接头局部焊后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管座和管道的规格相同或不同。
10.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管座对接接头局部焊后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安装热电偶:在所述对接焊缝上安装1支热电偶,作为主加热装置的控温热电偶;在所述角焊缝上安装1支热电偶,作为辅助加热装置的控温热电偶;
(2)、安装主加热装置:选择柔性加热绳或加热片作为加热元件,以所述对接焊缝为中心,在对接焊缝的两端等功率、等宽度对称布置加热元件,且每端布置的加热元件的宽度等于接管座的长度;
(3)、安装辅助加热装置:选择柔性加热绳或加热片作为加热元件,以角焊缝为中心,在筒体上布置辅助加热元件;
(4)、设定主加热装置热处理曲线;
(5)、通过实验测量或者通过计算获得主加热装置独立加热恒温阶段端部处管道上的温度;
(6)、设定辅助加热装置热处理曲线;
(7)、覆盖保温棉:在主加热装置和辅助加热装置处及其外侧至少300mm范围内覆盖保温棉;
(8)、可能的条件下封堵管道端口;
(9)、主加热装置和辅助加热装置同时开始加热,按设定的热处理曲线进行热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0446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气与燃气的混合装置
- 下一篇:适用于燃气灶具的稳焰燃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