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光二极管器件及光源模组及光源模块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05260.7 | 申请日: | 2014-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415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梁润园;黄洁莹;袁长安;张国旗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武进区半导体照明应用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1L33/50 | 分类号: | H01L33/5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刘华联 |
地址: | 21316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光二极管 器件 光源 模组 模块 | ||
1.一种发光二极管器件,包括:
发光二极管芯片,其用于发出可见光;
两层能够被所述发光二极管芯片发出的可见光激发的转换层,其中,第一转换层覆盖在所述发光二极管芯片的出光面,第二转换层覆盖在所述第一转换层的出光面,并且所述第一转换层和第二转换层均包括荧光粉和基体材料,所述第一转换层的基体材料的光折射率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转换层的基体材料的光折射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换层的基体材料的光折射率为1.35至1.60,所述第二转换层的基体材料的光折射率也为1.35至1.6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换层的基体材料直接贴合在所述第一转换层的基体材料的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换层的荧光粉和所述第二转换层的荧光粉均填充在基体材料中。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芯片发出主波长为440至470nm的蓝光,并且所述第一转换层为红色转换层,所述第二转换层为黄绿色转换层,其中所述红色转换层吸收部分蓝光并激发出红光,所述黄绿色转换层吸收部分所述蓝光并激发出黄绿光,来自所述发光二极管芯片、所述红色转换层和所述黄绿色转换层的光混合,使所述发光二极管器件发出白光。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换层的基体材料和所述第二转换层的基体材料均为透明树脂,其成分优先选用有机硅树脂、环氧树脂和丙烯酸类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红色转换层包括红色荧光粉,所述红色荧光粉的成分包括下述中的至少一种:氮化物荧光体或硫化物荧光体;
所述黄绿色转换层包括黄绿色荧光粉,所述黄绿色荧光粉的成分包括下述中的至少一种:石榴石型荧光体、氮氧化物荧光体或铝酸盐荧光体。
8.根据权利要求5或7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红色转换层的激发波长范围为200-610nm,发射光谱主波长为600-670nm,所述黄绿色转换层的激发波长范围为200-490nm,发射光谱主波长为520-575nm。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器件构造成其发出的光的色温通过改变所述第一转换层的荧光粉与基体材料的重量比和第二转换层的荧光粉与基体材料的重量比而改变。
10.一种光源模组,包括基板,以及固定在所述基板上的发光二极管器件,其中所述发光二极管器件为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器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在发光二极管器件的外侧设有透明的密封结构。
12.一种光源模块,包括发光二极管器件,以及用于封装所述发光二极管器件的封装支架,其中所述发光二极管器件为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武进区半导体照明应用技术研究院,未经常州市武进区半导体照明应用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0526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弹性框架和一种弹性体预紧的压电叠堆驱动器
- 下一篇:发光器件及照明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