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爆配电盒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05416.1 | 申请日: | 2014-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349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任保江;郭晨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修武县电业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28 | 分类号: | H02B1/28;H02B1/26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爆 配电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爆配电盒,属电力线路保护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在电力电缆的架设、电力线与用电器连接及用电器控制系统安装及运行中,配电盒这是主要的安装及保护设备,且使用量巨大,在实际使用中发现:电气设备的接头处、电缆与电缆之间的接头处以及继电器等电气设备运行中,易出现漏电、短路及触电件打火等现象,而现实中,往往会需要在一些含有大量易燃气体、易燃粉尘等特殊环境中使用,而当配电盒内发生打火等现象时,极易导致发生大面积的火灾甚至爆炸,因此为了克服这一问题,目前常用的解决方法是使用防爆外壳对电缆接头进行包覆,来达到将电缆接头与周边环境进行隔离的目的,从而当电缆接头发生漏电或起火等故障时短时间内不会引发大面积的火灾或爆炸事故发生,而目前常用的防爆外壳主要是依靠橡胶密封条及硬质壳体来达到隔离的目的,因此其隔离密封效果较差,且对电缆接头起火不具备预防及阻燃的功能,依然会引起火灾或爆炸现象发生,且由于其采用全密封结构,对配电盒内不发生的起火等现象缺乏及时的观察及报警,因此依然存在着较大的使用风险,不能有效的满足隔离防爆的使用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防爆配电盒。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防爆配电盒,由接线室、配电架、烟雾报警器、密封盖、引线管、热缩套管及橡胶堵块构成,其中接线室与密封盖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的接线室内壁及密封盖内表面另设置绝缘陶瓷覆层,所述的绝缘陶瓷覆层外另包覆一层阻燃PVC垫层,所述的接线室与密封盖相抵面设置至少一条密封槽,所述的密封盖与密封槽对应位置相应设置密封条,其中密封条高度为密封槽深度的0.5—2倍,宽度与密封槽宽度相同,所述的接线室侧壁上至少设置两个接线口、一个排气口及一个气压检测口,所述的接线室内距离密封盖至少1厘米距离处另设置一层防爆玻璃挡板,所述的防爆玻璃挡板与接线室侧壁铰连接,所述的配电架安装在接线室内,且距离接线室底面及侧面距离不低于1厘米,距离防爆玻璃挡板距离不低于10厘米,所述的烟雾报警器安装在配电架上,所述的接线口通过螺栓与引线管一端连接,且引线管与接线室之间另设置至少一层密封条,引线管与接线口连接处另设至少一层弹性挡片,所述的引线管内另设阻燃PVC垫层,所述的排气口上另设置气动截止阀,所述的气压检测口上令设置气压指示计,所述的引线管另一端内安装橡胶堵块,外表面设至少三条楔形防滑槽,所述的橡胶堵块上另设过线孔,所述的热缩套管一端包覆在引线管的楔形防滑槽上,另一端距离引线管至少5厘米。
本发明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电气设备与外界隔离效果良好,在具备防漏电功能的同时还具有较好的起火报警、阻燃及灭火效果,从而有效的对电气设备起到隔离、报警、防暴及阻燃的效果,大大提高了供电线路的安全性及使用现场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防爆配电盒,由接线室1、配电架2、烟雾报警器3、密封盖4、引线管5、热缩套管6及橡胶堵块7构成,其中接线室1与密封盖4通过螺栓16连接,所述的接线室1内壁及密封盖4内表面另设置绝缘陶瓷覆层8,所述的绝缘陶瓷覆层8外另包覆一层阻燃PVC垫层9,所述的接线室1与密封盖4相抵面设置至少一条密封槽10,所述的密封盖4与密封槽10对应位置相应设置密封条11,其中密封条11高度为密封槽10深度的0.5—2倍,宽度与密封槽10宽度相同,所述的接线室1侧壁上至少设置两个接线口12、一个排气口13及一个气压检测口14,所述的接线室1内距离密封盖4至少1厘米距离处另设置一层防爆玻璃挡板15,所述的防爆玻璃挡板15与接线室1侧壁铰连接,所述的配电架2安装在接线室1内,且距离接线室1底面及侧面距离不低于1厘米,距离防爆玻璃挡板15距离不低于10厘米,所述的烟雾报警器3安装在配电架2上,所述的接线口12通过螺栓16与引线管5一端连接,且引线管5与接线室1之间另设置至少一层密封条11,引线管5与接线口12连接处另设至少一层弹性挡片17,所述的引线管内另设阻燃PVC垫层9,所述的排气口13上另设置气动截止阀18,所述的气压检测口14上令设置气压指示计19,所述的引线管5另一端内安装橡胶堵块7,外表面设至少三条楔形防滑槽20,所述的橡胶堵块7上另设过线孔21,所述的热缩套管6一端包覆在引线管5的楔形防滑槽20上,另一端距离引线管5至少5厘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修武县电业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修武县电业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054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