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能量原理的深部岩体爆破开挖诱发振动预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05716.X | 申请日: | 2014-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3719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8 |
发明(设计)人: | 范勇;卢文波;严鹏;陈明;冷振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9/00 | 分类号: | G06F19/00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42222 | 代理人: | 温珊姗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能量 原理 深部岩体 爆破 开挖 诱发 振动 预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振动预报方法,具体的说是一种基于能量原理的深部岩体爆破开挖诱发振动预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深部岩体开挖工程也越来越多,如西南地区水电站地下洞室群的开挖、数千米深的矿山开采、核废料地下储存库的建设等。在大埋深、高地应力条件下,岩体中储存有较高的弹性应变能。爆破开挖过程中,伴随着炮孔中炸药的引爆,巨大的能量以高温、高压气体和冲击波的形式释放,并造成炮孔周围的岩体破碎,在新形成的开挖轮廓面上,被开挖岩体对保留岩体的初始应力约束被瞬间移除。随着开挖面上地应力的瞬态卸荷,储存在岩体中的弹性应变能迅速释放。在这一过程中,炸药引爆和岩体释放应变能共同构成了爆破开挖诱发振动的能量源。
目前常用的爆破振动预测公式:
式中:K1、α为未知系数;Q为单响药量,单位:kg;r为质点与爆源中心的距离,单位:m。可根据实测的爆破振动监测结果及单响药量、质点与爆源中心的距离,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计算出式(1)中的未知系数K1、α,从而实现爆破振动的预测。该预测公式可以较好的反映出炸药作为能量源对振动的影响,可以较准确地用于露天爆破振动的预测。
然而对于深部岩体爆破开挖,除了炸药外,岩体释放的应变能也是振动的能量源。因此,采用此公式(1)对深部岩体爆破开挖诱发振动进行预测并不合理。
发明内容
针对如上所述现有深部岩体开挖爆破振动预报方法的缺陷,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能量原理的深部岩体爆破开挖诱发振动预报方法,以达到更加准确地预测深部岩体开挖爆破振动的目的。
一种基于能量原理的深部岩体爆破开挖诱发振动预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通过量纲分析建立基于炸药爆炸能量及被开挖岩体释放应变能的振动预测公式:式中:ρ为岩体密度,单位:kg/m3;r为质点与爆源中心的距离,单位:m;Q为单响药量,单位:kg;W为炸药爆热,单位:J/kg;QW为单响药量与炸药爆热乘积,表示炸药能量,单位:J;ξ为已知系数,是以振动形式释放能量占炸药爆炸能量百分比;S为被开挖岩体应变能,单位:J;V为被开挖岩体体积,单位:m3;K2、β均为未知系数;
步骤2,钻孔并装药,在洞壁布置爆破振动监测仪,记录爆破过程的振动波形,获得振动速度的峰值v,同时测量每个监测点对应的质点与爆源中心的距离r;
步骤3,根据爆破设计、参数,获得每段雷管起爆所对应的开挖岩体体积V、炸药能量QW及系数ξ,根据爆破开挖场地环境,获得每段雷管起爆所对应的被开挖岩体应变能S、岩体密度;
步骤4,结合收集到的数据:质点与爆源中心的距离r、炸药能量QW及系数ξ、被开挖岩体体积V、被开挖岩体应变能S、振动速度的峰值v、岩体密度ρ,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计算出振动预测公式中的未知系数K2、β,即可实现深部岩体爆破开挖诱发振动的预报;
上述步骤4进一步包括以下子步骤:
4-1、根据收集到的数据:质点与爆源中心的距离r、炸药能量QW及系数ξ、被开挖岩体体积V、被开挖岩体应变能S、振动速度的峰值v、岩体密度ρ,计算出和的值;
4-2、对和值进行多元回归分析,获得关于的线性方程;所述的多元回归分析是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非线性拟合;
4-3、根据线性方程中的斜率和截距,采用以自然常数e为底的指数函数,计算出K2、β值,即可实现深部岩体爆破开挖诱发振动的预报。
本发明的原理在于:深部岩体爆破开挖过程中,炸药引爆和岩体释放的应变能共同构成了爆破开挖诱发振动的能量源,第一部能量与炸药爆热及单响药量有定量数学关系,第二部分能量与被开挖岩体应变能有定量数学关系,因此,根据能量守恒原理,采用量纲分析方法建立深部岩体爆破开挖诱发振动的预测公式:
式(2)中:ρ为岩体密度,单位:kg/m3;r为质点与爆源中心的距离,单位:m;Q为单响药量,单位:kg;W为炸药爆热,单位:J/kg;QW为单响药量与炸药爆热乘积,表示炸药能量,单位:J;ξ为已知系数,是以振动形式释放能量占炸药爆炸能量百分比;S为被开挖岩体应变能,单位:J;V为被开挖岩体体积,单位:m3;v为峰值振动速度,单位:m/s;K2、β均为未知系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0571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F 电数字数据处理
G06F19-00 专门适用于特定应用的数字计算或数据处理的设备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学,即计算分子生物学中的遗传或蛋白质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或系统
G06F19-12 ..用于系统生物学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动态模型,遗传基因管理网络,蛋白质交互作用网络或新陈代谢作用网络
G06F19-14 ..用于发展或进化的,例如:进化的保存区域决定或进化树结构
G06F19-16 ..用于分子结构的,例如:结构排序,结构或功能关系,蛋白质折叠,结构域拓扑,用结构数据的药靶,涉及二维或三维结构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组学或蛋白质组学的,例如:基因型–表型关联,不均衡连接,种群遗传学,结合位置鉴定,变异发生,基因型或染色体组的注释,蛋白质相互作用或蛋白质核酸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