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辅助诊断与治疗的电子化精神症状快速筛查自检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05806.9 | 申请日: | 2014-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431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2 |
发明(设计)人: | 方贻儒;王勇;吴志国;陈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
主分类号: | G06Q50/22 | 分类号: | G06Q50/22 |
代理公司: | 上海卓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2 | 代理人: | 金重庆 |
地址: | 20003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辅助 诊断 治疗 电子 精神 症状 快速 自检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电子系统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辅助诊断与治疗的电子化精神症状快速筛查自检系统。
背景技术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2004年的研究报告显示,神经精神问题所致疾病负担已占全球疾病总负担的14%,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身的精神健康。精神专科机构的医疗服务近些年来也开始向亚专科化、专病化方向深入,开设了抑郁障碍门诊、焦虑障碍门诊、睡眠障碍门诊等各种亚专科/专病门诊,给予患者更有针对性的治疗。然而精神疾病患者首次就诊时对自己的精神状况缺乏全面而细致的了解,往往只关注部分症状,并不知道自己可能患有哪类疾病,应该看哪个亚专科/专病门诊或者哪个专家,因此导致没有得到及时的针对性的治疗,频繁更换医生和治疗方案,影响了治疗的依从性和疾病的治疗结局与预后。
由于精神疾病的复杂性和特殊性,目前对于精神疾病的及时、准确诊断和积极、有效治疗还存在很多困难。精神疾病大多病因未明,因此诊断和治疗主要依靠医生的临床经验,导致许多疾病早期识别率低,误诊率高,治疗效果差,病人不依从治疗等问题。尤其双相障碍的诊断,更由于其病情多形、病程多变,造成识别困难,误诊/漏诊普遍。研究发现,对于抑郁发作患者的躁狂/轻躁狂症状的忽略与缺少评估及未应评估工具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于抑郁障碍患者而言,多数患者对各种抑郁症状也缺乏认识和理解。而相关研究显示,通过使用简单、合适、有效性良好的自评工具可以大大提升对于抑郁障碍、双相障碍的检出率,提高正确诊断率和进一步的有效治疗率。如此,不仅及时发现了精神疾病、通过积极有效的干预给患者带来良好的治疗结局与预后,而且是一条达成全面提升广大民众的身心健康水平崇高目标的最佳途径。
随着近些年来电子化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电子产品在生活中占据了日益重要的地位。如何将电子技术和产品与精神疾病的临床应用相结合,已经引起了一些国外学者和临床医师的兴趣,由此发展出电子化精神卫生(E-mental health)的概念和创新服务模式。具体应用包括:利用新媒体和数字技术(互联网、智能手机、移动平板电脑等)进行精神疾病筛查、健康促进、疾病预防、早期干预、治疗、复发预防等精神卫生医疗服务。研究表明,这些新技术在拓展服务可及性、降低医疗费用、提升治疗取向的弹性化和个体化原则、促进医患交互性和病患参与积极性等方面具有优势。但是上述技术在国内精神科专科门诊还没有得到大规模的应用。分析其原因首先是精神科以往未受到足够重视,临床研究相对落后于其他医学学科,精神科医师多年来习惯于通过临床访谈进行诊断,缺少相关工具的培训,病人评估后结果缺乏专业的解释,评估后得不到相应的后续服务。而且这些筛查工具多从国外引进,还需要大样本的研究来验证在中国人群中的信度效度,尤其是从抑郁患者中筛查双相障碍的工具以往较少,近几年刚刚被引进和开展大规模的研究。其次,近年来电子技术发展过快,未能及时应用于临床,精神科作为一门特殊的学科,主观性较强,电子化的脚步相对滞后,临床医生还不习惯于电子技术的临床应用。第三,许多精神科的病人往往首先在综合性医院就诊,尤其是抑郁焦虑的病人,导致大规模的疾病早期筛查受到一定阻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辅助诊断与治疗的电子化精神症状快速筛查自检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辅助诊断与治疗的电子化精神症状快速筛查自检系统,包含初始界面、量表选择界面、量表评估界面和检测结果界面,所述的量表选择界面包括抑郁症状快速检查-16项自评量表(QIDS-SR 16)、32项轻躁狂症状清单(HCL-32)、心境障碍问卷(MDQ)和病人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四种可供选择的量表,所述的检测结果界面包括评分、状况描述、临床提示、指导语四部分。所述的初始界面包括评估量表和使用说明两部分。所述的初始界面左上角有上海精神卫生中心的LOGO,右上角有第一发明人方贻儒牵头的上海交通大学心境障碍诊治中心的LOGO。
所述的量表选择界面中四种量表均为自评量表。所述的量表评估界面从上到下依次为量表名称、指导语、问题、答案选择,答案选择用方块形式且每个界面只出现一个问题。
本发明优点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未经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058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