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话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06396.X | 申请日: | 2014-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683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高丽丽;王强;詹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725 | 分类号: | H04M1/725;H04M1/2745;G10L15/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伦律师事务所 11477 | 代理人: | 代治国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清***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话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话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实际的手机通话中,会出现一些情形,例如,手机用户需要告诉对方一个电话号码、银行账户或者密码等隐私信息,或者邮箱地址等隐私信息。如果要告诉对方的手机号码存储在用户手机通讯录中,且用户无法记忆该手机号码,则用户需要打开电话免提,查找通讯录,找到后念号码给对方听。对于其他隐私信息,不管用户是否能够记忆,都需要用户将隐私信息念给对方听。
相关技术中存在如下问题:如果用户在公共场合下说出隐私信息,不仅通话对方听到,用户周围的其他人也会听到,这样,容易泄露用户的隐私信息,通话私密性较差。另外,对于用户无法记忆的但存储在用户手机中的隐私信息,可能需要用户打开免提,从手机中查询到隐私信息后,念给对方听,这样,操作很复杂,在手机通话时告知对方信息十分不方便。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通话方法及装置。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通话方法,包括:
在通话过程,获取本端所要进行自动语音播放的第一文本隐私信息;
将所述文本隐私信息转换为第一语音隐私信息;
以非外放的方式将所述第一语音隐私信息自动播放给对端。
本实施例中,在终端通话过程中,将用户的隐私信息以语音方式自动播放给对方,使得该隐私信息只有用户和对方能够听到,保护了用户隐私,提高了通话私密性以及信息的安全性。另外,无需用户打开免提并念出该隐私信息,操作简单,在手机通话时告知对方信息十分方便,提高用户使用终端通话的体验度。
可选的,所述获取本端需要进行自动语音播放的第一文本隐私信息,包括:
选取本端已有的文本隐私信息,和/或编辑本端所要进行自动语音播放的文本隐私信息。
在可选方案中,需要进行自动语音播放的文本隐私信息可以是以存储在终端上的信息,也可以是用户手动输入的信息,对于用户来说,在保护隐私的前提下,使用自动语音播放隐私信息更加灵活便利。
可选的,当获取本端所要进行自动语音播放的第一文本隐私信息之后,所述方法包括:
显示菜单,所述菜单中包括通话语音播放选项;
所述将所述第一文本隐私信息转换为第一语音隐私信息,包括:
当接收到对所述通话语音播放选项的选定操作时,将所述第一文本隐私信息转换为第一语音隐私信息。
在可选方案中,通过提供一个包括通话语音播放选项的菜单,使得用户在获取到文本隐私信息后,可以直接选择该通话语音播放选项,将文本隐私信息转换为语音隐私信息进行自动播放。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接收到对端自动播放的第二语音隐私信息时,将所述第二语音隐私信息转换为第二文本语音信息;
存储所述第二文本语音信息。
在可选方案中,当终端接收到对端播放的语音隐私信息时,无需用户手动记录,就可以将语音信息转换为文本信息直接存储在用户终端上。对用户来说,不仅使用简单,操作方便,而且可以进一步保护用户的隐私信息,提高通话的私密性。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通话方法,包括:
在通话过程中,当接收到自动语音播放的语音隐私信息时,将所述语音隐私信息转换为文本隐私信息;
存储所述文本隐私信息。
本实施例中,当终端接收到对端播放的语音隐私信息时,无需用户手动记录,就可以将语音信息转换为文本信息直接存储在用户终端上。对用户来说,不仅使用简单,操作方便,而且可以进一步保护用户的隐私信息,提高通话的私密性。
可选的,当所述语音隐私信息中包括通讯录中已存储联系人姓名和所述联系人未存储的电话号码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电话号码存储为所述通讯录中所述联系人的副电话号码。
在可选方案中,当接收到的语音隐私信息中包括本端通讯录中联系人的为存储电话号码时,可以将该电话号码作为该联系人的副号码进行存储。这样,直接同一联系人的多个电话号码存储在一起,无需用户后续手动操作,使用方便,且便于用户后续查询。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接收到通话请求时,获取对端的联系人信息;
当所述联系人信息为预设联系人信息时,接听所述通话;
将对端的语音通话信息转换为文本通话信息;
存储所述文本通话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0639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