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励磁涌流的直流换流站Y/Δ换流变带负荷试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06459.1 | 申请日: | 2014-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9884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黄浩声;袁宇波;李鹏;王业;卜强生;宋亮亮;高磊;刘玙;宋爽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G01R31/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涌流 直流 换流 流变 负荷 试验 方法 | ||
1.基于励磁涌流的直流换流站Y/Δ换流变带负荷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01,配置换流变TA:包括五组电流互感器,所述五组电流互感器分别为第一电流互感器(TA1)、第二电流互感器(TA2)、第三电流互感器(TA3)、第四电流互感器(TA4)和第五电流互感器(TA5);
所述第一电流互感器(TA1)设置在所述换流变网侧分支端,所述第二电流互感器(TA2)、第三电流互感器(TA3)分别设置在换流变网侧套管首端和末端,所述第四电流互感器(TA4)、第五电流互感器(TA5)分别设置在换流变阀侧套管首端和末端;
所述第一电流互感器(TA1)的一次极性端P1指向网侧系统,第二电流互感器(TA2)的一次极性端P1指向网侧系统,第三电流互感器(TA3)的一次极性端P1指向中性点,第四电流互感器(TA4)的一次极性端P1指向阀侧系统,第五电流互感器(TA5)的一次极性端P1指向中性点;
所述五组电流互感器的二次极性均为S1;
S02,分析换流变充电时励磁涌流特性:
在换流变充电时触发换流变保护录波,捕捉合闸涌流波形;
当换流变充电时,励磁涌流在换流变网侧由换流变首端流向末端中性点,在换流变阀侧Δ型绕组,励磁涌流的电流则由中性点流向首端;
S03,分析励磁涌流波形,确定各电流相位及极性:
步骤S02当换流变充电时,换流变网侧三相励磁涌流不平衡,根据ΔI=Ia'+Ib'+Ic',在换流变阀侧Δ型绕组产生励磁涌流环流ΔI;
式中ΔI为换流变阀侧Δ型绕组励磁涌流环流,Ia'为换流变阀侧Δ型绕组A相励磁涌流,Ib'为换流变阀侧Δ型绕组B相励磁涌流,Ic'为换流变阀侧Δ型绕组C相励磁涌流;
S04,分析换流变各TA二次电流极性:
根据主变绕组的极性关系,当电流由换流变网侧首端流向网侧末端中性点时,阀侧Δ型绕组感应出由换流变阀侧中性点流向换流变阀侧首端的电流,网侧Y型绕组与阀侧Δ型绕组均流过穿越性电流,确定五组电流互感器流过的二次电流方向,建立换流变二次电流相位表,并生成换流变二次电流向量图;
S05,根据步骤S04获取的换流变二次电流相位表和换流变二次电流向量图来判断TA回路接线正确性;
步骤S04所述换流变二次电流相位表为:
其中,TA符号表示第一电流互感器(TA1)、第二电流互感器(TA2)、第三电流互感器(TA3)、第四电流互感器(TA4)和第五电流互感器(TA5);保护功能表示所述第一电流互感器(TA1)、第二电流互感器(TA2)、第三电流互感器(TA3)、第四电流互感器(TA4)和第五电流互感器(TA5)的保护作用,电流相位表示第一电流互感器(TA1)、第二电流互感器(TA2)、第三电流互感器(TA3)、第四电流互感器(TA4)和第五电流互感器(TA5)的二次电流相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国家电网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0645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