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使用在智能蓄电池上的连接线无效
申请号: | 201410406619.2 | 申请日: | 2014-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840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冯春盛;侯宏生;陈博;罗大勇;吕国远;冯学民;孟兆娜;李尚;薛占钰;姬明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31/06 | 分类号: | H01R31/06;H01R27/00;H01M2/20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庞学欣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使用 智能 蓄电池 连接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蓄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使用在智能蓄电池上的连接线。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智能蓄电池具有绿色环保、高效、便捷等优点,因而广泛应用于电力电子行业,并且已经渐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国民生产中得到普及,因此智能蓄电池在未来的电力电子行业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智能蓄电池之间除了具有正负极柱连接线外,还需要将专门的通信网线连接在智能蓄电池的通信口上,这样既不美观、也不整洁,而且连接线以及通信网线线头连接时也不方便。另外,由于智能蓄电池在使用中具有层高,从而致使通信网线的长度往往很难定制,需要现场制作,结果加大了施工周期。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在智能蓄电池上的连接线。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使用在智能蓄电池上的连接线包括主体和两个正负极连接线接线端子;其中主体由并行设置在内部的正负极连接线和芯通信网线以及包覆在外部的绝缘护套组成;两个正负极连接线接线端子分别位于主体的两端,并且与绝缘护套内部的正负极连接线两端相连接;2芯通信网线两端的线头则露在绝缘护套两端外部。
所述的使用在智能蓄电池上的连接线还包括两个分别连接在两个线头上的插头。
所述的2芯通信网线的长度略大于正负极连接线的长度。
本发明提供的使用在智能蓄电池上的连接线的效果:外形美观、整洁、不需要现场制作通信网线,正负极连接线接线端子与2芯网线的线头插拔方便,因此能够减少施工周期,所以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使用在智能蓄电池上的连接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使用在智能蓄电池上的连接线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使用在智能蓄电池上的连接线包括主体1和两个正负极连接线接线端子2;其中主体1由并行设置在内部的正负极连接线和2芯通信网线以及包覆在外部的绝缘护套组成;两个正负极连接线接线端子2分别位于主体1的两端,并且与绝缘护套内部的正负极连接线两端相连接;2芯通信网线两端的线头3则露在绝缘护套两端外部。
所述的使用在智能蓄电池上的连接线还包括两个分别连接在两个线头3上的插头4。
所述的2芯通信网线的长度略大于正负极连接线的长度。
使用时只需将本发明提供的连接线上的两个正负极连接线接线端子2分别固定在待连接的两个智能蓄电池的正负极柱上,同时将两个线头3或插头4分别固定在两个智能蓄电池的通信口上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实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066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牛角瓜嫁接繁殖方法
- 下一篇:短路接地线悬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