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铁铸造的快速风冷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07325.1 | 申请日: | 2014-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896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于会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惠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04 | 分类号: | B22C9/04;B22D27/04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 34117 | 代理人: | 娄尔玉 |
地址: | 2381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铁 铸造 快速 风冷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铁铸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铁铸造的快速风冷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生铁是含碳量大于2%的铁碳合金,工业生铁含碳量一般在2.11%--4.3%,并含C、Si、Mn、S、P等元素,是用铁矿石经高炉冶炼的产品。根据生铁里碳存在形态的不同,又可分为炼钢生铁、铸造生铁和球墨铸铁等几种。
而在生铁铸造的过程中,通过消失模来铸件,并且通过抽真空的方式来自然冷却,这是极其常见的方法,但是这样的方法有几个弊端,一是冷却时间过长、效率低,二是铸件在冷却的过程中容易受到挤压而造成细微的变形,这样可能在非常精密的仪器上就无法使用,就变成了废品,这样就容易造成极大的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方法合理、操作方便、降温快速的一种生铁铸造的快速风冷的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生铁铸造的快速风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初步抽真空:将消失模放置在对方有砂子的放置箱中,放置好后对放置箱进行抽真空;
步骤二、放置冷却装置:在抽真空之前将冷却管放置在消失模周围,均匀的放置;
步骤三、进行铸造:将刚熔化的高温铁水通过输送管输送到消失模内,输送的时候停止抽真空;
步骤四、进行风冷降温:在铁水输送完后,立即通过风机向冷却管内充入空气,充入空气的同时进行抽真空,抽真空的速率与风机充入空气的速率要相同;
步骤五、进行自然降温:风冷降温进行15-20分钟,然后停止风机向冷却管充入空气,只通过抽真空进行降温;
所述冷却管为铝铁合金材料制成,为“L”形或者“J”形;
所述冷却管较短的一段放置在放置箱外侧,并且设有开口;冷却管较长的一段上均匀排布有密集的小孔,并且外侧包裹有两层铁丝做成的隔离网。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排布的密集小孔是方便空气的流通,而设有隔离网是防止砂进入冷却管中,通过速率相同的抽真空与送空气,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空气的快速循环,并且通过风机送的风的温度都不会很高,这样在冷却的时候就非常的方便,而在风冷后仍旧设有自然降温是为了保证材料能够适应外界的空气,保证质量。本发明方法合理、操作方便、降温快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一种生铁铸造的快速风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初步抽真空:将消失模放置在对方有砂子的放置箱中,放置好后对放置箱进行抽真空;
步骤二、放置冷却装置:在抽真空之前将冷却管放置在消失模周围,均匀的放置;
步骤三、进行铸造:将刚熔化的高温铁水通过输送管输送到消失模内,输送的时候停止抽真空;
步骤四、进行风冷降温:在铁水输送完后,立即通过风机向冷却管内充入空气,充入空气的同时进行抽真空,抽真空的速率与风机充入空气的速率要相同;
步骤五、进行自然降温:风冷降温进行15-20分钟,然后停止风机向冷却管充入空气,只通过抽真空进行降温;
所述冷却管为铝铁合金材料制成,为“L”形或者“J”形;
所述冷却管较短的一段放置在放置箱外侧,并且设有开口;冷却管较长的一段上均匀排布有密集的小孔,并且外侧包裹有两层铁丝做成的隔离网。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惠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惠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073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伪源垃圾彩信识别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来电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