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物阴极型微生物燃料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07359.0 | 申请日: | 2014-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6756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2 |
发明(设计)人: | 梁鹏;伍世嘉;左魁昌;黄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8/16 | 分类号: | H01M8/16;H01M8/02;H01M4/8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鼎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311 | 代理人: | 哈达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阴极 微生物 燃料电池 | ||
1.一种生物阴极型微生物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阴极腔体、多个阳极腔体以及多个离子交换膜,所述多个阴极腔体及多个阳极腔体相互间隔设置,且每一阴极腔体与相邻的阳极腔体通过一离子交换膜隔开;
每一阴极腔体包括:
一第一腔体;
一阴极活性物质填充于所述第一腔体中;
两个第一集电金属网,平行且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中,且平行于所述离子交换膜设置;
多个第一电子导出端,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集电金属网上,并与一外部电路相连接;
一第一进水口以及一第一出水口,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的两端;以及
一曝气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设置有所述第一进水口的一端;
每一阳极腔体包括:
一第二腔体;
一阳极活性物质填充于所述第二腔体中;
两个第二集电金属网,平行且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腔体中,且平行于所述离子交换膜设置;
多个第二电子导出端,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集电金属网上,并与一外部电路相连接;以及
一第二进水口以及一第二出水口,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腔体的两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阴极型微生物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材料为绝缘PVC材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阴极型微生物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电金属网和第二集电金属网上均设置3个电子导出端,且所述3个电子导出端等间距间隔设置于所述集电金属网的两端及中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阴极型微生物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污水供给装置与每一阳极腔体的第二进水口相连接;以及一阴极溶液供给装置与每一阴极腔体的第一进水口相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阴极型微生物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污水供给装置与一个阳极腔体的第二进水口相连接,且该阳极腔体的第二出水口通过管道依次与其他阳极腔体联通后,再依次与阴极腔体联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阴极型微生物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个外部用电设备,所有阳极腔体的第二集电金属网通过外部导线与所述外部用电设备的一端相连,且所有阴极腔体的第一集电金属网通过外部导线与所述外部用电设备的另一端相连。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阴极型微生物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多个外部用电设备,且每一离子交换膜两侧的一第一集电金属网和一第二集电金属网分别与其中一个外部用电设备的两端电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阴极型微生物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交换膜为阳离子交换膜或阴离子交换膜。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阴极型微生物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导出端为用多根导电金属丝编进所述第一集电金属网内,并在所述第一腔体的外部伸出接触端从而作为电子导出的端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0735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弹簧的连接器
- 下一篇:乘客输送机的移动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