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鲜食红薯茎叶生物源固液气三相三级自启动式货架专用保鲜剂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07456.X | 申请日: | 2014-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611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邢亚阁;许青莲;车振明;林洪斌;尹燕;刘洪;曹东;刘平;孙伟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B7/154 | 分类号: | A23B7/154 |
代理公司: | 四川君士达律师事务所 51216 | 代理人: | 芶忠义 |
地址: | 611743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鲜食 红薯 生物 源固液气 三相 三级 启动 货架 专用 保鲜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蔬菜保鲜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鲜食红薯茎叶生物源固液气三相两级自启动式货架专用保鲜剂。
背景技术
红薯属旋花科红薯属,俗称红薯、白薯、番薯、甜薯、地瓜、山芋、红芋、红苕等。红薯茎叶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能够作为中药治疗多种疾病。红薯茎叶抗逆性强、适应性广、污染少、产量高、生长快,兼之病虫害较少,农药使用量很低,因此是较理想的无公害蔬菜。医学界已将红薯列入抗癌蔬菜之列,营养学家誉其为“长寿食品”。亚洲蔬菜研究中心将红薯茎叶列为营养价值高的夏季蔬菜之列,并誉其为“蔬菜皇后”。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的检测表明,红薯茎叶和芹菜、甘蓝、菠菜、白菜、油菜、韭菜、黄瓜、南瓜、冬瓜、莴苣、茄子、胡萝b、番茄等13种蔬菜相比较,在14种营养成分中,蛋白质、脂肪、热量、纤维素、碳水化合物、钙、铁、磷、胡萝卜素、VC、VBl、VB6、烟酸等13项指标均居首位。
红薯茎叶不仅营养丰富,而且还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红薯茎尖含丰富的黏液蛋白,能预防心血管系统的脂肪沉积,保持动脉血管的弹性,有利于预防冠心病,同时还能防止肝脏和肾脏中结缔组织的萎缩,保持消化道、呼吸道和关节腔的润滑;红薯茎叶中含有一些去氧表雄酮的化学物质,可防治结肠癌和乳腺癌;在红薯茎叶中还含有高浓度咖啡酸衍生物,被认为是抑制艾滋病发病的重要物质。红薯茎叶还具有促进胃肠蠕动,刺激消化,治疗便秘,促进胆固醇排泄,以及补虚益气、健脾强肾、益肺生津、美容、调节免疫功能、延缓衰老、止血、通便利尿、解毒、防治夜盲症等生理功效。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物多样化、特色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并且,我国目前食品工业发展的战略方向是营养功能食品,特别强调食品的营养保健功能。我国年产红薯茎叶约1亿吨以上,目前除了很少一部分喂养牲畜外,其余均作为废弃物被抛弃,其原因之一在于红薯茎叶在采摘后,水分易于损失,其中以叶片水分损失最为严重,并出现叶片褐变的情况,更广大农户带来的经济损失较大。传统的化学保鲜剂释放速率较快,使用量过大时容易造成红薯茎叶伤害,容易造成化学残留,使用久时容易形成微生物抗性,不适宜应用到鲜食红薯茎叶货架保鲜。
本发明是以植物精油杀菌剂为主要保鲜成分,以多孔淀粉、海藻酸钠和羧甲基纤维素钠为多孔载体,并用不同性能的材料封堵相应的多孔孔道,经过两次包埋、真空干燥和包装后制备而成的保鲜剂。在使用初期扎孔后能够快速释放大量的生物源气态保鲜剂,随着包装袋内水蒸汽逐步增加,海藻酸钠和羧甲基纤维素钠孔道水溶性堵塞物逐渐溶解,使已经固化的保鲜剂转化为液态经孔道渗透出来再转化为气态释放到空间中,贮藏后期,环境湿度再次升高,多孔淀粉表面的溶胀物质壳聚糖和蜂胶等逐渐吸收水份变成溶胀体,打通了多孔淀粉表面的通道,再次以气态形式释放到空间内。该保鲜剂在整个应用过程中形成了一个由固态转化液态再有液态转化为气态的逐渐转化的固液气三相三级释放的自启动式的释放模式,使用方便,保鲜效果明显。本发明通过对红薯茎叶进行保鲜处理,经过商品化包装后,不仅满足了城市居民对食物多样化、特色化的要求。同时,对于增加农民收入及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将有着十分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鲜食红薯茎叶生物源固液气三相两级自启动式货架专用保鲜剂及其制备方法,红薯茎叶在采摘后,经过使用该生物源保鲜剂,可以延长红薯茎叶的保鲜期,避免营养成分快速流失,从而延长该产品的货架期。
一种鲜食红薯茎叶生物源固液气三相两级自启动式货架专用保鲜剂,其制备方法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华大学,未经西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0745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弯头加工的内模套工装
- 下一篇:一种纵向双压辊新型位置调整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