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处理雨水的一体化沉砂池及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07487.5 | 申请日: | 2014-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7419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2 |
发明(设计)人: | 赵金辉;陆毅;王艳霞;徐斌;许志焕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21/02 | 分类号: | B01D21/02;B01D21/00;E03F5/14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32207 | 代理人: | 蒋海军 |
地址: | 2118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处理 雨水 一体化 沉砂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处理雨水的一体化沉砂池及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雨水处理是对城市地区汇集的降雨径流(雨水、融雪水)的净化处理过程。根据不同的管道系统排水体制(分流制或合流制),雨水处理可以单独处理或与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合并进行处理。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不透水面积不断增加,削弱了雨洪向地下的渗透能力,降雨径流大量通过城市内河及管道外排,无法实现自然下渗,明显改变了城区的水文循环。此外,原有城市内河的渠道化导致更快的产流和更高的洪峰,引起城市雨水排泄不畅,增加了城市排水系统和防洪工程的投资以及雨洪灾害的风险,更重要的是造成了雨水资源白白浪费。另一方面,我国城市发展普遍面临不同程度“资源型缺水”与“水质型缺水”的局面。开展雨水综合利用即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也是未来城市水资源高效综合利用的重要发展方向。
收集到的雨水往往不能直接使用,需要对收集到的雨水中的杂质和颗粒进行沉淀和过滤。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120337765.6,申请日:2011年09月09日,该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区雨水处理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雨水收集处理系统和雨水喷灌利用系统;其中,雨水收集处理系统包括屋面雨水收集处理装置和路面雨水收集处理装置;屋面雨水收集处理装置包括:渗流池、渗滤管、渗滤通道,与蓄水池相连;路面雨水收集处理装置包括:沉淀池、过滤通道,与蓄水池相连;其中,雨水喷灌利用系统包括:喷灌设备、水泵、与蓄水池相连。该实用新型的小区雨水处理利用系统将工程措施和生态环境有机结合,使雨水、地表水、包气带中土壤水构成一个相对封闭的循环体系。
雨水在迁移、流动和汇集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混入泥砂。污水中的砂如果不预先沉降分离去除,则会影响后续处理设备的运行。最主要的是磨损机泵、堵塞管网,干扰甚至破坏后续处理工艺过程。沉砂池主要用于去除污水中粒径大于0.2mm,密度大于2.65t/m3的砂粒,以保护管道、阀门等设施免受磨损和阻塞。其工作原理是以重力分离为基础,故应控制沉砂池的进水流速,使得比重大的无机颗粒下沉,而有机悬浮颗粒能够随水流带走。调节池指的是用以调节进、出水流量的构筑物。调节池的作用是均质和均量,一般还可考虑兼有沉淀、混合、加药、中和和预酸化等功能。
由于降雨具有间歇性,暴雨期间汇集的雨水量往往较大,雨水处理设施的处理能力难以和暴雨期的雨水量相匹配,因此,雨水收集处理设施通常需要较大的调节容积进行调蓄。此 外,由于雨水汇集过程中对地面冲刷带入的泥砂等杂质较多,雨水往往具有含泥砂量较高的特点,需要对进水进行沉砂以减轻对后续处理设施影响,现有处理工艺多数单独设置沉砂池或者直接利用调节池沉砂。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310697747.2,申请日:2013年12月18日,该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合流制管网溢流雨水拦截分流控制装置,包括合流制管网和沉砂池,所述合流制管网和沉砂池之间还设有跃流井和分流井,所述合流制管网、跃流井、分流井和沉砂池的底面由高到低依地势设置,所述合流制管网的输出口与跃流井的输入口相连,所述跃流井和分流井的雨水输出口分别与分流井和沉砂池的雨水输入口相连,所述跃流井的污水输出口与市政污水管道相连。该实用新型能够将生活污水和雨天径流分流、将雨天中期径流和后期径流分流、对污水和雨天径流的处理更有效、对环境影响小、结合地形地势、工艺简单、建设及维护成本低,可以广泛应用于面源污染治理领域。
但是单独设置沉砂池会增加构筑物,造价和成本增加,且往往单设的沉砂池容积较小,抗水量冲击负荷能力弱。在直接利用调节池沉砂的实际应用中,由于调节池容积和面积较大,如果池底坡度太小,沉砂难以滑入沉砂槽(坑),造成池底严重积泥,而增加坡度又带来池底坡降大,从而大大增加了池体埋深,也不便施工。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能解决当前雨水处理中沉砂池和调节池分设带来的容积浪费和池底排泥不良而积泥等问题的方案。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074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动密封转鼓压泥机
- 下一篇:一种可自动分体的组合式玩具陀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