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07699.3 | 申请日: | 2014-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212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约恩·麦第兹·克劳森;克利斯特恩·爱斯帕森;莱夫·汉森;布赖恩·彼得森;约根·P·托德森;保罗·恩内马克;克努兹·梅尔盖德·詹森;汤姆·蒂克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迷你液压增压器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1/08 | 分类号: | F15B11/08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张成新 |
地址: | 丹麦森*** | 国省代码: | 丹麦;DK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 系统 | ||
一种液压系统(1)被设置成包括供给口装置(P、T)、工作口装置(A、B)和增强部(7),所述供给口装置具有至少一个供给口(P),所述增强部(7)被设置在所述供给口装置(P、T)和所述工作口装置(A、B)之间。此种液压系统的操作可能性能够被扩展。为此目的,所述工作口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工作口(A、B),流动方向改变装置(9)被设置成改变流过所述工作口装置的流动方向,以及停用装置(16)被设置成停用或启用用于各个流动方向的所述增强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供给口装置、工作口装置和增强部的液压系统,所述供给口装置具有至少一个供给口,所述增强部被设置在所述供给口装置和所述工作口装置之间。
背景技术
例如,从US 7 686 596 B2中已知此种系统。
例如液压泵等的压力源供给处于预定压力的液压流体。借助于此预定液压能够操作连接到输出端的液压消耗装置。
在一些应用中,由压强源所供给的压强不足以操作连接到输出端的液压消耗装置或负载装置,从而压强增大器被用于永久地增大由压力源所供给的压强。压强增大器是增加被供给到输出端的压强的增压器。压强增大器的一个替代物是流量增大器。流量增大器增加在流动方向输送的流体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扩展液压系统的操作可能性。
在上述的液压系统中解决该目的,其中:所述工作口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工作口,流动方向改变装置被设置成改变流过所述工作口装置的流动方向,停用装置被设置成停用或启用用于各个流动方向的所述增强部。
根据本发明的增强部可包括至少一个压强增大器和/或至少一个流量增大器。此种液压系统能够用于操作具有两个工作方向的液压消耗装置。此液压消耗装置的示例是在两个方向操作的液压马达。该消耗装置能够仅仅被供给有被供给到供给口的压强,如果该压强足以操作连接到工作口装置的两个工作口的液压消耗装置,或者该消耗装置能够使用例如增压器的增强部而被操作,以将升高的压强供给到工作口装置,从而连接到所述工作口装置的消耗装置能够被供给有较高压强。该功能对于两个流动方向都是有效的,即,当马达被连接到两个工作口时,能够利用“正常”压强或者利用增强的或增大的压强在两个工作方向上操作该马达。然而,在此系统中,压强增大器或增压器只有在被需要时才被启用,即,压强增大器在正常操作期间不被“启用”。以此方式,通过使用停用装置可能简单地选择低压或高压。换句话说,系统能够根据需求供给压强。类似地,如果增强部包括至少一个流量增大器,只有当需要增大流体流量时才可能致动该流量增大器。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增强部包括用于各个流动方向的压强增大器。以此方式,各个压强增大器能够具有其各自的停用装置。各个压强增大器与特定的工作口相关。简单地讲,此系统能够通过两个平等的分支而实现,各个分支具有其各自的压强增大器和其各自的工作口。
在另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增强部包括用于两个流动方向的公用的压强增大器。这是一个节省成本的实施方式。
优选地,所述流动方向改变装置包括控制阀,所述控制阀具有两个流动方向不同的通流状态和一个堵塞状态。例如通过4/3-通阀,即具有能够转换到三个不同位置的阀元件的阀,能够实现该控制阀。在一个位置中,液压流体被供给到一个工作口。在另一位置中,液压流体被供给到另一工作口。在第三位置中,两个工作口被切断液压流体的供给。该控制阀能够用于停用(inactivate)整个液压系统。
优选地,切换阀被设置在所述增强部和所述工作口装置之间。该切换阀用于将由增强部所压缩的液压流体引流到应当被供给有高压液压流体的工作口。
在此情况下,优选地,所述切换阀被连接到所述工作口的管线中的一个中的最高压强操作。不需要外部控制装置来选择期望的工作口。通过控制阀来完成工作口的选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迷你液压增压器公司,未经迷你液压增压器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076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