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柱温箱以及液相色谱仪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09207.4 | 申请日: | 2014-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227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发明(设计)人: | 高桥和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54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31210 | 代理人: | 肖华 |
地址: | 日本京都府京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柱温箱 以及 色谱仪 | ||
1.一种柱温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在内部具有容纳分析柱的温度调节空间;
主单元,所述主单元在所述温度调节空间内进行所述分析柱的加热和冷却;
辅助单元,所述辅助单元与所述主单元分开设置,在所述温度调节空间内进行所述分析柱的加热;
外气传感器,所述外气传感器对所述壳体的外侧的温度即外气温度进行检测;
内部传感器,所述内部传感器对所述温度调节空间内的温度即内部温度进行检测;
设定温度保持部,所述设定温度保持部对所述分析柱的温度的目标值即设定温度进行保持;
温度区域保持部,所述温度区域保持部对在所述外气温度能够变化的温度范围内连续的多个温度区域进行保持;
温度区域确定单元,所述温度区域确定单元从所述温度区域保持部的温度区域确定所述外气传感器检测到的外气温度所属的所述温度区域;
温度控制程序保持部,所述温度控制程序保持部保持温度控制程序,在所述温度控制程序中,所述各温度区域中的所述主单元以及所述辅助单元的控制方法被构成为,使得所述主单元的输出以及所述辅助单元的输出在相邻的所述温度区域为连续的关系;
控制方法设定单元,所述控制方法设定单元基于所述温度区域确定单元所确定的温度区域和所述温度控制程序,对所述主单元以及所述辅助单元的控制方法进行设定;以及
温度控制单元,所述温度控制单元采用由所述控制方法设定单元设定的控制方法对所述主单元以及所述辅助单元进行控制,以使得所述内部温度变为所述设定温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柱温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温度区域保持部包含设定温度附近区域、第一加热区域、第二加热区域和冷却区域作为所述温度区域,所述设定温度附近区域是与所述设定温度具有一定的温度差的温度区域,所述第一加热区域是与所述设定温度附近区域连续的、温度比所述设定温度低的温度区域,所述第二加热区域是与所述第一加热区域连续的、温度比所述第一加热区域低的温度区域,所述冷却区域是与所述设定温度附近区域连续的、温度比所述设定温度高的温度区域,
所述温度控制程序被构成为,在所述外气温度所属的温度区域为所述设定温度附近区域时,将一边通过所述主单元进行冷却一边通过所述辅助单元进行加热的微细控制方法设定为所述主单元以及所述辅助单元的控制方法,在所述外气温度所属的温度区域为所述第一加热区域时,将停止所述主单元的加热以及冷却的输出并仅调节所述辅助单元的加热输出的第一加热控制方法设定为所述主单元以及所述辅助单元的控制方法,在所述外气温度所属的温度区域为所述第二加热区域时,将同时调节所述主单元的加热输出和所述辅助单元的加热输出的第二加热控制方法设定为所述主单元以及所述辅助单元的控制方法,在所述外气温度所属的温度区域为所述冷却区域时,将停止所述辅助单元的加热输出并仅调节所述主单元的冷却输出的冷却控制方法设定为所述主单元以及所述辅助单元的控制方法。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柱温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加热控制方法为,在所述第二加热区域,所述外气温度越高,越减小所述主单元的加热输出,并增大所述辅助单元的加热输出,以使得在所述外气温度变为所述第二加热区域和所述第一加热区域的边界温度时所述主单元的加热输出变为零。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柱温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细控制方法为,在所述设定温度附近区域,所述外气温度越高,越增大所述主单元的冷却输出,并减小所述辅助单元的加热输出,以使得在所述外气温度为所述设定温度附近区域和所述冷却区域的边界温度时所述辅助单元的加热输出变为零。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柱温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温度区域保持部包含第三加热区域作为所述温度区域,所述第三加热区域是与所述第二加热区域连续的、温度比所述第二加热区域低的温度区域,
所述温度控制程序被构成为,在所述外气温度所属的温度区域为所述第三加热区域时,将一边停止所述辅助单元的加热输出一边仅调节所述主单元的加热输出的第三加热控制方法设定为所述主单元以及所述辅助单元的控制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0920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