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尔夫球击打头无效
申请号: | 201410409511.9 | 申请日: | 2014-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900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谭秋华;邓贵堂;叶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迈进高尔夫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B53/04 | 分类号: | A63B53/04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铭洋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6 | 代理人: | 邹常友 |
地址: | 528437 广东省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尔夫球 击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尔夫球击打头。
背景技术
反弹系数作为衡量高尔夫球杆质量优劣的重要指标,其决定运动员击球的手感与成绩表现。所谓的反弹系数就是高尔夫球击打头打击部分的反弹值,反弹系数越大,击球距离就远;反之,击球的距离就近。而且反弹系数细小差距亦将导致击球效果的显明差别,如美制规格球头的反弹系数为0.83,而日制规格球头的反弹系数为0.86,数值上看似差别很小,但在球场上差距则很明显,一般情况下距离差有20码左右。故此,具备更高反弹系数的高尔夫球杆往往更利于运动员水平的发挥。
现有的两片式高尔夫球头,其由球头主体和击球面板焊接而成,而弹性系数的大小往往取决于击球面板的弹性形变量,在相同材质下,击球面板的厚度、焊接点的刚度与离球球点的位置等对于击球面板的形变量有较大影响。如1)击球面板击球点与周边的厚度比例失衡,又或是击球点过厚或过薄,都将影响击球面板的形变量。2)所述主体与击球面板接合的焊接道位置靠近击球面板的击球点,焊点的刚性就会影响到击球时击球面板的形变量,导致反弹系数的下降。3)所述焊接道呈直线状,那么在击球时就不利于缓冲高尔夫球的撞击力,同样会导致反弹系数的下降。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方案中的缺陷,本发明提出一种结构优良,具有更高反弹系数的高尔夫球击打头,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尔夫球击打头,包括对高尔夫球进行击打的击球构件,以及与所述击球构件接合的主体,所述击球构件具有击球面及该击球面相反一侧的击球面背面,所述击球面背面与击球点相对的位置设有中央厚壁部;所述主体具有一腔室,所述腔室的前侧面设有开口部,开口部周缘设置有与所述击球构件接合的安装部,所述腔室的后侧面开设有贯通腔室的窗口。
上述方案中,正中击球点后方正对着所述腔室,在击球构件对高尔夫球进行击打时,击球面向腔室内形变位移无任何约束,同时所述腔室为与外部贯通的,压迫空气由所述窗口排出,这样能最大限度发挥击球面的反弹性能。上述方案还于所述击球面背面与击球点相对的位置设有中央厚壁部,进一步提高击球构件的反弹系数。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安装部包括向主体内侧凹陷的环状凹槽,所述击球构件与主体接合后,击球面背面封闭所述环状凹槽形成环状腔体。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安装部包括向主体内侧凹陷的环状凹槽,所述击球构件的击球面背面处设有环状凸条,所述击球构件与主体接合后,所述环状凸条伸入所述环状凹槽配合固定。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环状凸条与环状凹槽的内壁之间留有缝隙。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击球构件具有由下部边缘向外延伸并弯折形成的底侧板,所述底侧板边缘呈圆弧状;所述主体对应所述底侧板接合位置设有弧状焊道,所述底侧板焊接于所述弧状焊道。上述底侧板边缘圆弧状设计及与之对应的弧状焊道设计,最大限度地降低焊接点刚性对击球面形变量的影响,使击球面的反弹性能更充分发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中央厚壁部的厚度由正中击球点相对位置向外递减,形成相对于击球面背面的球面状或坡状隆起。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中央厚壁部为相对于击球面背面的、厚度均匀的块状隆起。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底侧板与击球面所在一侧板相互垂直。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主体厚度由上部向下部递增,所述主体下部开设有若干凹陷部。所述凹陷部可起到调节高尔夫球击打头的重量平衡的作用,同时亦带有较好的外观装饰。
本发明的优越性体现在:正中击球点后方正对着所述腔室,在击球构件对高尔夫球进行击打时,击球面向腔室内形变位移无任何约束,同时所述腔室为与外部贯通的,压迫空气由所述窗口排出,这样能最大限度发挥击球面的反弹性能。上述方案还于所述击球面背面与击球点相对的位置设有中央厚壁部,进一步提高击球构件的反弹系数。再者,利用弧形焊接道设计,增大焊接点与击球位置的距离,降低焊接点对打击面反弹系数的负面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高尔夫球击打头基准状态的主视图。
图2为高尔夫球击打头基准状态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A-A部结构剖视图。
图4为主体基准状态的主视图。
图5为主体基准状态的仰视图。
图6为击球构件基准状态的左视图。
图7为击球构件基准状态的仰视图。
图8为图3的B部实施方式一放大图。
图9为图3的C部放大图。
图10为图3的B部实施方式二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迈进高尔夫用品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迈进高尔夫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095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