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铁水、钢水脱硫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09589.0 | 申请日: | 2014-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311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陈来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中科冶金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7/064 | 分类号: | C21C7/064;C21C1/02;C22C23/00;C22C23/02;C22C24/00;C22C38/06;C22C38/08;C22C38/16;C22C38/18;C22C38/20;C22C38/40;C22C38/42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蒋海军 |
地址: | 243131 安徽省马***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水 钢水 脱硫 用材 料及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铁水、钢水脱硫用材料,其特征在于,其为丝状,从内到外依次为内芯、镁带、填充颗粒和钢带;所述的内芯的材料为镁丝或者钙丝,其中镁丝的成分及质量分数为:Al:0.01~1.20%,Si:0~2.10%,Mn:0~0.8%,Fe:0.01~3.20%,余量为Mg;所述的钙丝的成分及质量分数为:Al:0.40~1.80%,Si:0~1.20,Mn:0~0.60%,Fe:0.03~2.50%,余量为Ca;所述的镁带的成分及质量分数为:Al:0.1~1.5%,Si:0.1~1.5%,Fe:0.1~1.5%,余量为Mg;所述的钢带的成分及质量百分比为C:0.07~0.10%;Si:≤0.03%;Mn:0.21~0.60%;P:≤0.020%;S:≤0.025%;Al:0.03~0.06%;Cr:≤0.04%;Ni:≤0.01%;Cu:≤0.10%,余量为Fe。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水、钢水脱硫用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芯的直径为4-23mm,镁带的厚度为0.15-2.8mm,填充颗粒的粒径0.1-4.5mm,钢带的内径为8-28mm,钢带的厚度为0.22~0.6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水、钢水脱硫用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填充颗粒的成分根据内芯的材料确定,当内芯的材料为镁丝时,填充颗粒中Mg的质量分数为30~60%,余量为Ca;当内芯的材料为钙丝时,填充颗粒中Mg的质量分数为50~85%,余量为Ca。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铁水、钢水脱硫用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填充颗粒的厚度根据内芯的材料确定,当内芯的材料为镁丝时,填充颗粒的粒度为0.1~4.5mm;当内芯的材料为钙丝时,填充颗粒的粒度为0.1~3.5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铁水、钢水脱硫用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芯的表面进行钝化处理;所述的填充颗粒经过钝化处理。
6.一种铁水、钢水脱硫用材料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1)选择原材料:金属镁或金属钙;金属镁的成分及质量分数为:Al:0.01~1.20%,Si:0~2.10%,Mn:0~0.8%,Fe:0.01~3.20%,余量为Mg;金属钙的成分及质量分数为:Al:0.40~1.80%,Si:0~1.20,Mn:0~0.60%,Fe:0.03~2.50%,余量为Ca;
(2)将步骤(1)中的金属镁和金属钙分别加工成棒型材料,再将棒型材料采用专用挤压成型设备和工艺,加工成型为金属镁丝和金属钙丝,其丝径为¢4-23mm,再将金属镁丝和金属钙丝用硅油类钝化剂进行表面钝化;
(3)将金属镁加工成扁型材料,所采用的金属镁的成分及质量分数为:Al:0.1~1.5%,Si:0.1~1.5%,Fe:0.1~1.5%,余量为Mg;再将扁型镁材加工成金属镁带,其镁带的厚度为0.15-2.8mm;
(4)将金属镁块和金属钙块按比例混合,当内芯的材料为镁丝时,Mg的质量分数为30~60%,余量为Ca;当内芯的材料为钙丝时,Mg的质量分数为50~85%,余量为Ca,放入真空炉中熔炼成合金块,再将其合金块破碎成粒径0.1-4.5mm的颗粒,并将其颗粒用硅油类钝化剂表面进行钝化处理,得到填充颗粒;
(5)选择成分及质量百分比为C:0.07~0.10%;Si:≤0.03%;Mn:0.21~0.60%;P:≤0.020%;S:≤0.025%;Al:0.03~0.06%;Cr:≤0.04%;Ni:≤0.01%;Cu:≤0.10%,余量为Fe的钢带;
(6)采用包芯线机组用步骤(5)中的钢带将步骤(4)中的填充颗粒、步骤(3)中的镁带和步骤(2)中的内芯进行包覆,包覆成从内到外依次为内芯、镁带、填充颗粒和钢带的丝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中科冶金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中科冶金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0958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