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直径折台辐板车轮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09922.8 | 申请日: | 2014-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750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谢峰;许章泽;徐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张巧婵 |
地址: | 243003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径 折台辐 板车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轮的生产方法,尤其涉及直径1000mm以上,且辐板带折台的大直径折台辐板车轮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大直径折台辐板车轮使用在高速机车轮上。由图1所示,折台辐板车轮在其辐板中段有一个折台,折台辐板车轮其辐板中线存在落差△。如图3所示,常规车轮的辐板中线是平滑连贯的,申请人发现使用常规车轮轧制方法生产大直径折台辐板车轮,存在以下缺陷:大直径车轮轧制时的变形抗力大,轧制稳定性差,轧制质量不高;车轮轧机自身只能轧制出辐板中心线平直的辐板;车轮轧制时产生的偏心会影响辐板折台处的余量分布;对辐板进行压弯时,由于钢温一般已降至900℃,对于存在剧烈变形的折台部位易产生辐板拉裂;大直径车轮压轧过程中辐板厚度控制波动较大,压弯后很难保证折台内外侧辐板的平行度。常规车轮轧制方法无法适应大直径折台辐板的生产,尤其是当车轮直径D超过1000mm时,车轮变形抗力大,生产难度加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稳定批量地轧制直径1000mm以上辐板带折台的整体车轮,满足高速机车轮市场需求的大直径折台辐板车轮的制造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该大直径折台辐板车轮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流程:锯坯工序—锻造前加热工序—锻造工序—轧制工序—压弯工序,其中,
锻造工序,车轮成型时成型坯上压制出车轮辐板的折台,且在预成型阶段使折台内外金属分配量合理;
轧制工序,使辐板轧辊轧制时不与折台部位产生干涉;轧制时在车轮的内径面和辐板轧辊的型面之间预留一个非接触角度;
压弯工序,压弯时采用压弯模贴合折台内凹侧辐板的压弯方式,定位压弯模时压弯模靠近折台处留有空间。
锻造工序的预成型阶段,对折台难变形区域的金属量进行补充,加大轮毂和压制辐板外金属排出量,使折台内外的金属分配量合理。
轧制工序,减小辐板轧辊辊头长度,将辐板轧辊的型面向辊头方向提前并增大辐板轧辊的直径,使辐板轧辊的型面部位深入辐板凹槽触及辐板表面,以使辐板轧辊轧制时不与折台部位产生干涉。
压弯工序,采用单侧面定位方式定位压弯模。
车轮的内径面和辐板轧辊的型面之间的非接触角度大于0度。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该大直径折台辐板车轮的制造方法,通过对常规车轮轧制方法进行改进,在锻造工序,车轮成型时成型坯上压制出车轮辐板的折台,且在预成型阶段使折台内外金属分配量合理;在轧制工序,使辐板轧辊轧制时不与折台部位产生干涉;轧制时在车轮的内径面和辐板轧辊的型面之间预留一个非接触角度;在压弯工序,压弯时采用压弯模贴合折台内凹侧辐板的压弯方式,定位压弯模时压弯模靠近折台处留有空间;避免了常规车轮轧制方法对折台辐板车轮产生的潜在风险,提高了金属成材率和生产效率,实现此类车轮的稳定和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发明说明书各幅附图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折台辐板车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辐板车轮制造方法的轧制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辐板车轮制造方法的轧制坯的结构示意图。
图4(1)为本发明辐板车轮制造方法的辐板轧辊工作示意图。
图4(2)为现有技术中辐板车轮制造方法的辐板轧辊工作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辐板车轮制造方法的金属预成型分配方案。
图6为现有技术中辐板车轮制造方法的金属预成型分配方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最优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大直径折台辐板车轮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流程:锯坯工序—锻造前加热工序—模锻工序—轧制工序—压弯工序,其中,
模锻工序,车轮成型时成型坯上压制出车轮辐板的折台,且在预成型阶段使折台内外金属分配量合理;
轧制工序,减小辐板轧辊辊头长度,将辐板轧辊的型面向辊头方向提前并增大辐板轧辊的直径,使辐板轧辊的型面部位深入辐板凹槽触及辐板表面,使辐板轧辊轧制时不与折台部位产生干涉;在车轮的内径面和辐板轧辊的型面之间预留一个非接触角度;
压弯工序,采用压弯模贴合折台内凹侧辐板的方式,单侧面定位压弯模,压弯模靠近折台处留有空间。
进一步地,模锻工序,预成型阶段,对折台难变形区域的金属量进行补充,加大轮毂和压制辐板外金属排出量,使折台内外的金属分配量合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0992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件加工系统
- 下一篇:沉头角度铆钉用阴模的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