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组合物、茶膏及用途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410026.3 申请日: 2014-08-13
公开(公告)号: CN104187653A 公开(公告)日: 2014-12-10
发明(设计)人: 张志科 申请(专利权)人: 张志科
主分类号: A23L1/29 分类号: A23L1/29;A23F3/14;A61K36/82;A61P39/00;A61P37/04
代理公司: 代理人:
地址: 471000 河南*** 国省代码: 河南;4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组合 用途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提取物的组合物,更具体为一种具有抗疲劳、 提高免疫力和抗应激反应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在现代社会,工作、生活压力升高,人们容易产生疲劳、免 疫力低下以及应激反应,而口服无毒性且具有保健作用的荼制品 是缓解疲劳、提高免疫力以及抗应激反应的最佳方法。

普洱茶原产地主要在云南的思茅地区和西双版纳。中国古代 不少史籍有很多关于普洱茶功效的记载: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 记载,普黑如漆,醒酒第一,消食化痰,清胃生津,功力尤大也; 《木部》中又云,普洱茶膏能治百病,如肚受寒,用姜汤发散, 出汗即可愈,口破喉燥,受热疼痛,用五分嚼口过夜即愈;陈宗 海撰《思茅厅采访》记载“普洱帮助消化驱散寒冷,有解毒作用”; 清宋士雄《随息居饮食谱》云“普洱产者,味重善吐风痰消肉食, 凡暑秽疹气腹痛,霍乱痢疾等症初起,饮之辄愈”。由前人对普洱 荼保健经验,我们可知:普洱茶具有消食除毒,理气去胀,清热 化痰,驱风醒酒,治痢抑菌等功效。

刺五加别名五加皮,含有多糖和刺五加苷,具有益气健脾、 补肾的作用。中国专利CN102600303A公开了一种刺五加和西洋 参为基础的抗疲劳组合物,该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加工而 成:100-300份刺五加、50-200份西洋参、50-200份红景天、50-100 份松子壳、100-300份普洱熟茶、100-300份枸杞粉。但其组方复 杂,而且枸杞的副作用即温热身体的效果相当强,患有高血压、 性情太过急躁的人,或平日大量摄取肉类导致面泛红光的最好不 要食用,从而限制了其使用,而且松子壳也影响产品的口感和风 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组合物 及该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该组合物具有抗疲劳、提高免疫力和抗 应激反应的作用。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物,所述组合物由普洱 茶提取物和刺五加提取物组成。

优选地,所述组合物由3-9重量份普洱茶提取物和1-4重量 份刺五加提取物组成。

优选地,所述组合物由3重量份普洱茶提取物和1重量份刺 五加提取物组成。

优选地,所属组合物由4重量份普洱荼提取物和4重量份刺 五加提取物组成。

优选地,所述组合物由9重量份普洱茶提取物和4重量份刺 五加提取物组成。

术语“普洱茶”是以云南省一定区域内的云南大叶中晒青毛荼 为原料,经过后发酵加工而成的散茶和紧压茶,现泛指普洱茶区 生产的茶,是以公认普洱茶区的云南大叶中晒青毛茶为原料,经 过后发酵加工成的散茶和紧压茶;外形色泽褐红,内质汤色红浓 明亮,香气独特陈香,滋味醇厚回甘,叶底褐红;有生普洱茶和 熟普洱茶之分,前者由自然发酵而成,后者由人工催熟而成。

术语“刺五加”为五加科植物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 (Rupr.etMaxim.)Harms的干燥根和根茎或茎,春、秋二季采收, 洗净,干燥。本发明所述的刺五加为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010年一部“刺五加”项下规定。

术语“普洱荼提取物”和“刺五加提取物”是指根据本领域的常 规技术手段从所述普洱茶和/或刺五加中提取得到的物质。所述提 取物可能包括因必要的提取步骤混入的,并且难以或不能经济地 去除的物质,但不包括除普洱茶和刺五加以外的其他中药及其提 取物。除普洱茶和刺五加以外的其他中药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红 景天、人参、绞股蓝、松子壳等。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所述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 制备方法包括:

1)用水提取普洱荼,减压浓缩成浓缩膏,干燥制备成普洱 茶提取物;

2)用极性溶剂提取刺五加,减压浓缩成浓缩膏,干燥成刺五 加提取物;

3)按照比例混合所述普洱茶提取物和所述刺五加提取物。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普洱荼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

普洱荼加水煎煮提取2-4次,每次0.5-2小时、加6-12倍体积 的水,得提取液并进行过滤,滤液在≤70℃条件下减压浓缩至茶 叶重量∶浓缩液体积=1∶2-1∶3;浓缩液用离心机离心,离心液减压 浓缩至45-65℃比重为1.1-1.25,浓缩膏喷雾干燥或微波干燥。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刺五加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志科;,未经张志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100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