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驱动电动自行车无效
申请号: | 201410410607.7 | 申请日: | 2014-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499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窦靖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窦靖轩 |
主分类号: | B62M6/40 | 分类号: | B62M6/40;B62M6/80;B62H1/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王汝银 |
地址: | 250002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驱动 电动自行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特别涉及一种双驱动电动自行车。
背景技术
电动自行车在行驶的过程中会发生扎胎的情况,一般来说后轮是主要的承重轮因此也更容易发生扎胎。目前在后轮扎胎后电动自行车就无法继续正常行驶,使用者采取的措施一般是推动电动自行车然后进行修理补胎,这样一来,一是人工推动费力费时,二是推动过程造成轮胎的折损,也无法使车胎得到尽快的修补,给使用者带来诸多不必要的麻烦。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种双驱动电动自行车,其特征是,包括车体、驱动装置、辅助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的车体包括前轮、后轮、车架和车把;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电池、前轮电机和后轮电机,所述的前轮电机和后轮电机分别靠带有前轮插头和后轮插头的的电源连接线与电池连接,所述的电池设有插口固定安装在所述的车架上,所述的前轮插头和后轮插头可插在所述的插口上;所述的辅助装置,包括两个辅助轮和两个支撑架,所述的支撑架,连接后轮和辅助轮;所述的控制装置包括控制面板、控制按钮和控制线,所述的控制面板固定设置在车架的车把处,所述的控制面板上设有前轮驱动和后轮驱动的控制按钮,所述的控制面板通过两条控制线分别连接至前轮电机和后轮电机。
本发明通过设置前轮电机及前轮插头,可在后轮扎胎后将前轮插头插在所述的插口上,实现电池为前轮电机供电;通过设置控制面板及控制按钮可实现在后轮扎胎后将前轮变换成主动轮;通过设置辅助装置,在后轮扎胎后将支撑架放下与辅助轮一同将后轮支撑起来,从而将辅助轮代替扎胎变换为从动轮;通过辅助装置、前轮电机以及控制面板的共同作用,实现电动自行车在后轮扎胎后可继续行驶。
所述的支撑架为分体式,包括上支撑架和下支撑架且都是中空结构,上支撑架第一端通过螺母固定安装在后轮,上支撑架第二端通过弹性按钮连接至下支撑架第一端,下支撑架第二端通过轴承连接至所述的辅助轮,所述的弹性按钮底部连接弹簧一端,所述的弹簧的另一端固定于下支撑架上。后轮扎胎后将下支撑架沿轴向拉下至当弹性按钮到达定位孔所在位置时弹性按钮在弹簧的作用下弹起,实现上支撑架与下支撑架的固定,从而实现两辅助轮支撑抬起扎胎后轮作为从动轮。
所述的弹性按钮弹起时顶端高出上支撑架外表面,确保上支撑架与下支撑架间的固定位置,按下时顶端顶靠在上支撑架内表面,确保下支撑架与上支撑架间相对固定,不会使下支撑架在行驶的过程中自然脱离上支撑架。
所述的下支撑架外径尺寸略小于上支撑架内径尺寸,保证下支撑架可在上支撑架内腔内移动,实现辅助装置的收起和打开。
所述的支撑架还可以为一体,所述支撑架的第一端通过螺母连接于后轮,支撑架的第二端通过轴承连接于辅助轮,所述的支撑架中间部分设有安装孔,在电动自行车正常行驶的情况下将支撑架通过其中间部分安装孔及螺母固定在后路上,在后轮扎胎后,将支撑架的第一端通过螺母连接到后轮上,实现支撑架将扎胎后轮抬起,两辅助轮作为从动轮。
所述的两个辅助轮分布于后轮的两侧并处于同一水平位置,使得两辅助轮同时作为从动轮支撑电动自行车,不会发生电动自行车向一侧偏倒的情形。
综上,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结构简单、方便实施,实现了将前轮变换为主动轮,两辅助轮支撑起扎胎后轮作为从动轮,从而使电动自行车继续正常行驶;避免了使用者人工推动电动自行车前行,节省了人力的同时也减少了因扎胎带来的时间上的浪费,防止了推动过程中后轮轮胎的折损有效的保护了后胎,从而减少了使用者的经济损失,大大减少了使用者的麻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辅助装置打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弹性按钮弹起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辅助装置收起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弹性按钮按下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辅助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1前轮,12后轮,13车架,14车把,21电池,22前轮电机,23后轮电机,24电源连接线,25后轮插头,26前轮插头,27插口,31辅助轮,32上支撑架,33下支撑架,34螺母,35后轮车轴,36弹性按钮,361弹簧,37定位孔,38支撑架,39安装孔,41控制面板,42控制按钮,43控制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窦靖轩,未经窦靖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106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运行平稳的不沉环保船
- 下一篇:一种新型折叠自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