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钻头架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11119.8 | 申请日: | 2014-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457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发明(设计)人: | 李荣佳;钟声;张潇;王朝襄;李文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襄阳博亚精工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H3/04 | 分类号: | B25H3/04;B23Q13/00 |
代理公司: | 襄阳中天信诚知识产权事务所 42218 | 代理人: | 帅玲 |
地址: | 441004 湖北省襄***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钻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仓储管理系统,具体是一种对钻头、丝锥等金属杆形物品进行存放和监控的智能钻头架。
背景技术
当前的库房工具管理,对钻头、丝锥类金属杆形工具分类管理比较混乱,容器不规范,占用存储空间大,在智能仓储系统中也很难详细管理到单个工具。库房管理系统不能自动判定工具是否在位。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钻头架,以实现杆形工具的在位状态实时监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带凸块的钻头架模块上等距排列多个杆形工具孔,钻头架模块并排放置在钻头架底座上,通过卡槽固定;钻头架底座上设有多个阵列等分均布的接近开关,杆形工具孔与接近开关一一对应。
所述杆形工具孔为可放置各种金属杆形物件的孔。
所述钻头架底座内部带有采集卡。
所述采集卡包括串口电路、输入光耦、防抖动电路、单片机芯片、晶振电路、复位电路、输出光耦;采集卡的单片机芯片分别与串口电路、防抖动电路、晶振电路、复位电路、输出光耦连接,防抖动电路经输入光耦与接近开关连接,串口电路与计算机串口连接,输出光耦与指示灯连接;接近开关的电源由12V直流电源经过输入光耦提供;防抖动电路和单片机芯片的电源由5V直流电源提供。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可存放各种杆形工具,如:钻头、丝锥、机床刀具、套筒等,钻头架底座可自由组合多种规格的配套钻头架模块,规范工具物品摆放。可根据钻头、丝锥规格不同,灵活配置模块。
2、通过钻头架底座上的接近开关可自动检测工具是否在位,随时掌控工具在位状态,将工具的实时在位状态采集并传输至计算机中进行集中智能管理,实现此类物品的自动借还和自动统计,提升仓储管理水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简图。
图2是本发明的控制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带凸块的钻头架模块1上等距排列多个杆形工具孔2,钻头架模块1并排放置在钻头架底座4上,通过卡槽5固定;钻头架底座4上设有多个阵列等分均布的接近开关6,杆形工具孔2与接近开关6行程一一对应。杆形工具孔2为可放置各种金属杆形物件的孔。
如图2所示,采集卡7包括输入光耦11、防抖动电路12、单片机芯片13、晶振电路14、复位电路15、串口电路8、输出光耦17。采集卡7的单片机芯片13分别与串口电路8、防抖动电路12、晶振电路14、复位电路15、输出光耦17连接,防抖动电路12经输入光耦11与接近开关6连接,串口电路8与计算机串口19连接,输出光耦17与指示灯18连接。
将杆形工具3插入杆形工具孔2中,接近开关6感应到此位置有工具。杆形工具3从对应孔中取出,接近开关6检测状态信号为“0”,杆形工具3放回对应孔中,接近开关6检测状态信号为“1”。全部接近开关的电位信号接入钻头架底座4内部的I/O采集卡7。
接近开关6信号初始为12V,经过输入光耦11隔离并转换为5V电压信号,进入防抖动电路12过滤掉抖动,然后接入单片机芯片13的输入端口;单片机芯片13在晶振电路14和复位电路15的支持下运行内部固化程序,生成代表当前端口状态的数据经串口8输出。串口8信号连接计算机串口19,计算机得到接近开关6的状态数据并作出自动借还判定。
计算机软件上可辅助人员找寻工具,如果一个库房有很多这样的钻头架模块,库房软件上选择所需工具,计算机可通过计算机串口19发出指令,经采集卡串口8获取,由单片机芯片13控制输出信号,接入输出光耦17,隔离后点亮钻头架对应列的指示灯18。人员根据此灯指示快速找到所需的工具。
接近开关6的电源由12V直流电源9经过输入光耦11提供。
防抖动电路12和单片机芯片的电源由5V直流电源10提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襄阳博亚精工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襄阳博亚精工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1111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