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状件封边的方法和专用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11365.3 | 申请日: | 2014-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916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陈林;侯明义;梁峻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林 |
主分类号: | B29C57/10 | 分类号: | B29C57/10 |
代理公司: | 广东中亿律师事务所 44277 | 代理人: | 王向东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状 件封边 方法 专用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设备,特别是一种医疗设备用的管状件。
背景技术
在呼吸面罩等医疗设备中,需要用到管状件,目前的管状件有塑料材质和尼龙等纺织布料两种,塑料材质的管状件容易生产,但塑料材质的管状件不透气,病人佩戴后,管状件紧贴皮肤,舒适性较差。布料管状件具有透气等特点,可以提高佩戴的舒适性,但其生产工艺比塑料材质的管状件要困难很多。
目前布料管状件的做法有两种,一种是将一块片状的布料边缘对折缝合成较长的管状带,然后根据需要的长度,裁剪成小段形成管状件,这种方式制作的管状件两端没有封边,边缘不齐整,容易形成絮状的毛边。另外一种做法是首先将大片的布料裁剪成小片,对小片布料采用纺织方式封边,然后再缝合成管状,尽管这种方式的管状件有封边,但采用纺织方式的封边仍然边缘不够齐整,也容易形成絮状的毛边。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封口齐整的管状件封边的方法和专用设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管状件封边的方法,首先将管状工件置于一圆筒状的模具上,然后将管状工件待封边的一端翻边并固定,使管状工件紧贴模具的端部,然后采用超声波压模头压向模具的端部,在模切形成管状件的同时完成对切口的熔焊封边。
所述管状工件的一端穿过所述模具的管心后向外翻边。
一种管状件封边专用设备,包括定模和可相向或背驰定模运动的超声波压模头,所述定模包括底座和刀具,所述刀具通过连杆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刀具设置有圆筒形的模切刃口。
所述模切刃口的上端倒角形成锥形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超声波模形成切管状件,在模切的同时对管状件的端部进行熔焊封边,管状件的端部齐整,没有毛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管状件端部边缘不够齐整,容易形成絮状毛边的缺陷。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管状件封边专用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定模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定模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定模的轴剖图;
图5是将管状工件的上端穿出刀具管心示意图;
图6是对管状工件的上端翻边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7是超声波压模头下压模切和封边示意图;
图8是完成模切和封边后超声波压模头复位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管状件封边的方法,该方法是首先将管状工件置于一圆筒状的模具上,然后将管状工件待封边的一端翻边并固定,使管状工件紧贴模具的端部,然后采用超声波压模头压向模具的端部,在模切形成管状件的同时完成对切口的熔焊封边,制作的管状件端部齐整,没有毛边,不会散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尼龙等纺织布管状件端部边缘不够齐整,容易形成絮状毛边的缺陷,本发明的方法和专用设备可以用于柔性可折叠的塑料及布料、纺织材料等。
所述管状工件的一端穿过所述模具的管心后向外翻边,也可以将管状工件套装在模具的外壁上向内翻边模切。
参照图1至图8,上述管状件封边专用设备包括定模2和可相向或背驰定模1运动的超声波压模头1,带动超声波压模头1运动的动力机构可以为气缸或电机等,所述定模2包括底座20和刀具22,所述刀具22通过连杆21安装在所述底座20上,所述刀具22设置有圆筒形的模切刃口23,工作时,首先如图5所示,将管状工件3自下而上,从模切刃口23的管心穿出,并使管状工件3的端部高于模切刃口23端部,然后如图6所示,将管状工件3的上端向外翻边,翻边部分紧贴模切刃口23的端部和外壁,然后如图7所示,超声波压模头1下移,压向模切刃口23的端部,完成模切及封边工作,最后如图8所示,超声波压模头1复位,完成一个工作周期,由此形成的管状件端部齐整,没有毛边。
所述模切刃口23的上端倒角形成锥形面,采用锥形面的结构,一方面容易翻边,另一方面,使模切刃口的顶部宽度较小,模切后,连接带端部超声波熔焊部分的宽度小,熔焊硬化的部分不会对产品的功能构成影响。如果模切刃口的壁厚很小,也可以不设置该锥形面的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林;,未经陈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113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