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间隙可调式马铃薯种输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11738.7 | 申请日: | 2014-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860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李学强;梁希成;王琳琳;王金梅;高玉报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陵市天成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C9/02 | 分类号: | A01C9/02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536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间隙 调式 马铃薯 输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间隙可调式马铃薯种输送装置,主要用于马铃薯播种机。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马铃薯种植机械多数将一种简单的薯种碗固定在输送链或输送带上,由于其结构简单,输送链或输送带的振幅不可调,薯种碗中的薯种数量控制不够精确,极易产生漏种或重种现象,影响马铃薯的后期生长发育。因此,我们发明了一种“根茎类作物碗勺式排种的种植装置”,授权专利号:ZL2012200930666。但是,经试验和实际应用发现,该专利技术所涉及的马铃薯种输送装置薯种碗与导薯筒之间的间隙无法调整,由于各种原因使得间隙过小时,易使薯种碗与导薯筒之间相互碰撞摩擦,过大时则会使薯种在随着薯种碗下移过程中,从薯种碗与导薯筒之间的缝隙落下,导致前面的一株重种,后面的一株则漏种。另外,由于间隙不能调整,从而无法适应种块大小不同的各种马铃薯品种的播种。
综观马铃薯种植机械行业现状,急需一种间隙调整方便、适应范围广泛,且不易发生漏种或重种现象的马铃薯种输送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克服现有马铃薯种植机械所存在的问题,间隙调整方便、薯种抛撒流畅、挖取薯种数量稳定准确,且结构简单合理、工作可靠的间隙可调式马铃薯种输送装置。
其技术方案为:包括输送装置、振幅调整装置和张紧装置,其中输送装置包括主动滚、主动轴、从动滚、从动轴、输送带和薯种碗,水平布置的主动轴位于从动轴上方、且与从动轴平行,中部固定有从动滚的从动轴两端支承在支架 上,中部固定有主动滚的主动轴两端位于沿铅垂方向布置的滑道内,且主动轴通过张紧装置支承在位于主动轴和从动轴之间的支架上,主动滚和从动滚上挂有同一条输送带,呈“碗”形结构的薯种碗底部设有圆孔,一侧设有与薯种碗底部圆孔轴线平行的固定板,薯种碗位于固定板对面的碗沿部分朝着远离固定板的方向伸出一段中间低、两侧高的弧形抛种舌,介于固定板和抛种舌之间的两侧碗沿高度均低于抛种舌,输送带远离主动滚和从动滚的外表面上固定有沿着输送带的宽度方向排列的2排薯种碗,每排的多个薯种碗沿着输送带的长度方向均匀排列,2排薯种碗交错布置,各薯种碗位于输送带的紧段时凹面朝上,间隙调整装置包括导薯筒、螺杆、螺母和护罩,U型护罩的两侧面的上端分别固定在两侧的支架上,下端分别固定在两侧的支架上,并保持护罩的底面与输送带的松段平行,m型导薯筒的两侧面外表面之间的距离比护罩的两侧面内表面之间的距离大2-3mm,压缩导薯筒的两侧面,将导薯筒装入护罩两侧面的内表面之间,并保持导薯筒的m型顶端2条母线所在的平面与输送带的松段平行,位于护罩底面与导薯筒的m型顶端之间、护罩两侧面的对称面上设置有2组间隙调整装置。
所述的间隙可调式马铃薯种输送装置,护罩底面上位于两侧面的对称面上设有轴线垂直于护罩底面的圆孔,导薯筒两侧面的对称面上也设有与护罩底面上的圆孔轴线同轴的圆孔,在护罩底面的内表面上固定有轴线与护罩底面上的圆孔轴线同轴的螺母,间隙调整装置的螺杆设有直径大于导薯筒两侧面的对称面上圆孔直径的轴肩的一端,从护罩与导薯筒之间穿过导薯筒两侧面的对称面上圆孔后的伸出端,套上限位环后插有横销,螺杆设有外螺纹和内六角孔的另一端,从护罩与导薯筒之间拧入螺母,穿过护罩底面上圆孔后的伸出端用另一个螺母锁紧。
所述的间隙可调式马铃薯种输送装置,护罩底面上位于两侧面的对称面上设有轴线垂直于护罩底面的圆孔,导薯筒的m型顶端两凸起之间固定有轴线与护罩底面上的圆孔轴线同轴的螺母,间隙调整装置的螺杆设有外螺纹的一端从护罩与导薯筒之间拧入螺母内,螺杆设有直径大于护罩底面上的圆孔直径的轴肩的另一端端部设有内六角孔和短外螺纹,螺杆的短外螺纹端从护罩与导薯筒之间穿过护罩底面上圆孔后的伸出端用另一个螺母锁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陵市天成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乐陵市天成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117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联合收割机分禾器结构
- 下一篇:一种沟秆垄作的栽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