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伪印刷品的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12319.5 | 申请日: | 2014-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495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张炳林;张毅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传虹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M1/24 | 分类号: | B41M1/24;B41M1/12;B41M3/1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李丽萍 |
地址: | 30007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伪 印刷品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变色油墨的双向显色的生产加工方法,光学变色油墨变色特性在同一视角呈现2个色彩图案。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伪造(假冒)与伪防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由于假冒或伪造商品可带来巨额利润,使伪造者铤而走险深入的研究破密和伪造方法;其造假者往往着力在外包装、标签及票证文件中造假,尤其是计算机图形处理技术、彩色复印、高精度扫描、高分辨率打印、数字化印刷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原有的防伪措施很容易失密。因此,研究与开发各种新型、高效的防伪技术,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伪印刷品的加工方法,主要是通过凹凸压印工艺并利用光学变色油墨变色特性,可以在同一视角呈现2个色彩图案,该防伪印刷品呈现的图案效果易于识别,仿冒加工难度大,极大地增加了产品的防伪安全级别。
本发明一种防伪印刷品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采用光学变色油墨在基材上印刷基底图案;
步骤二、设计凹版和凸版版面的压凹凸图案,所述压凹凸图案的轮廓小于上述基底图案的轮廓,
步骤三、按照压凹凸图案制作凹版和凸版,所述凹版与所述凸版的工作接触面为一倾斜面,该倾斜面与基材表面之间的夹角为1~30°;
步骤四、使用凹凸压印设备在基材上基底图案限定的区域内完成压凹凸加工。
进一步讲,步骤一中,印刷基底图案选择丝印、凹印或凸印方式印制。步骤二中,在压凹凸图案的轮廓内填充有几何元素,所述几何元素的分布为有序排列。步骤三中,所述倾斜面与基材表面之间的夹角为7~1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光学变色油墨是以光学变色颜料为技术核心的防伪油墨,印品具有随角变色效应,在白光下正看或侧看,随着视角的改变,印品从一种颜色变成另外一种颜色,如红变绿、绿变红等,是一种适合大众识别的一线防伪技术;但由于光学变色油墨是上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防伪材料,长期以来,在加工工艺方面没有技术更新,印刷的图案效果单一,使用扫描复制设备可非常容易的得到图案,为造假者提供了便利的图案获取途径。
本发明是在光学变色油墨传统的加工工艺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加工制得的防伪印刷品在同一视角呈现2个色彩图案,使得光学变色油墨本身具有的2种视角变色效应的色彩在同一视角出现于印刷基底图案和压凹凸图案上,压凹凸图案可以设计更加复杂、美观;由于压凹凸图案是通过压凹凸设备加工改变印刷基材的物理结构而获得图案效果,不是印刷新的颜色而获得的图案,使用扫描仪复制设备扫时,压凹凸图案与基底图案颜色混合在一起,扫描仪无法得到清晰的压凹凸图案,从而在光变油墨本身的防伪性能上获得更高防伪安全性,为产品的包装、证书、票券提供了更加安全、有效防伪手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基底图案的示意图,该基底图案的颜色为一种光学变色油墨;
图2-1是本发明中由团花填充轮廓所构成的压凹凸图案的示意图;
图2-2是本发明中由平行线填充轮廓所构成的压凹凸图案的示意图;
图2-3是本发明中压凹凸图案的示意图,该压凹凸图案的颜色是区别于图1所示颜色的另外一种光学变色油墨;
图3是以图2-1所示压凹凸图案与图1所示基底图案套印加工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凹、凸版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凹版与凸版的工作接触面为一倾斜面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发明一种防伪印刷品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采用光学变色油墨在基材上印刷基底图案,印刷基底图案选择丝印、凹印或凸印方式印制,如图1所示,丝网印刷的基底图案,基底图案的100%区域内由油墨覆盖,图1示出色彩是光学变色油墨正视观测的第一种颜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传虹科技(天津)有限公司,未经传虹科技(天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1231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形成可变移印效果的方法及其设备
- 下一篇:自动切纸热敏打印机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