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多联票据配页打码设备的输纸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13204.8 | 申请日: | 2014-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093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夏险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远大专用凭证印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J11/00 | 分类号: | B41J11/00;B41J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宏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7 | 代理人: | 王伟 |
地址: | 61173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联票 据配页打码 设备 输纸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票据印刷业的输纸器,尤其适用于两侧具有预打孔的多联票据的配页打码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普遍使用的票据,都采用一式多联,每张票据的各联票据具有相同的编号,且各联票据背面具有复写功能。在对多联票据进行打码时(所打码为发票号),需要各联发票的上下版位对齐,才能保证印制的多联票据版位整齐一致。否则若发生票据上下版位错位,就会导致印制的多联票据成品的上下联打码错位,打码位置偏移等,影响使用。而打码过程中另一需要严格控制的因素是票据的张力大小,若是张力过大,票据意外受力很易造成其断裂损坏,若是张力过小,票据可能出现未完全展开有拱起的情况,影响打码质量。如图1是票据的票面结构示意图,其中d为票据的宽度,L为票据的长度,t为票据两侧相对应的两预打孔之间的距离。
现有的多联票据配页打码设备主要包括传送装置、轧牙装置、打码装置、收纸台和控制系统等,各联票据经传送装置输送给轧牙装置进行轧牙配页,使各联票据紧密贴合,配页后的票据输送至打码装置完成打码,打码完成后的票据经收纸台堆叠回收,控制系统控制轧牙装置和打码装置进行工作。
但现有的打码设备未设有输纸器,不能保证票据在输送过程中各联票据是完全上下对齐的,也不能保证票据在输送过程中票据的张力大小是合适的。若是输送给轧牙装置的各联票据没有上下对齐,相互之间有位置偏移,则经过轧牙之后该偏移会一致存在,并且是不可调的,严重影响了打码质量;若是输送给打码装置的票据其张力未控制好,同样会影响打码质量。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多联票据配页打码设备的输纸器。
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多联票据配页打码设备的输纸器,包括第一支撑轴2.3.1、第二支撑轴2.3.2、第一皮带轮2.3.3、第二皮带轮2.3.4、第三皮带轮2.3.5、第四皮带轮2.3.6、第一皮带2.3.7、第二皮带2.3.8;第一支撑轴2.3.1和第二支撑 轴2.3.2在同一水平面上且二者平行;第一皮带轮2.3.3、第二皮带轮2.3.4、第三皮带轮2.3.5和第四皮带轮2.3.6的结构完全相同,第一皮带轮2.3.3和第二皮带轮2.3.4固定在第一支撑轴2.3.1上,第三皮带轮2.3.5和第四皮带轮2.3.6固定在第二支撑轴2.3.2上,第一皮带轮2.3.3与第三皮带轮2.3.5相对应,第二皮带轮2.3.4与第四皮带轮2.3.6相对应;第一皮带2.3.7设置于第一皮带轮2.3.3与第三皮带轮2.3.5上,第二皮带2.3.8设置于第二皮带轮2.3.4与第四皮带轮2.3.6上。
进一步的,围绕第一皮带2.3.7一周均匀设置有至少两个凸钉2.3.7.1,相邻两凸钉2.3.7.1之间的距离与票据一侧相邻两预打孔之间的距离相等,凸钉2.3.7.1成锥形。
进一步的,第一皮带2.3.7与第二皮带2.3.8的结构完全相同,第一皮带2.3.7与第二皮带2.3.8上相对应的两凸钉之间的距离h等于票据两侧相对应的两预打孔之间的距离t。
进一步的,第一支撑轴2.3.1上还设置有第三传动轮2.3.9。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在票据输送过程中,输纸器的预打孔套在凸钉上,使各联票据上下准确对齐,同时,随着皮带的转动,票据被套在凸钉上而被及时输送,也保证了不会因纸张的张力太小而影响打码质量,并且输纸器也为票据的供给传递提供了动力。
附图说明
图1是票据的票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输纸器的俯视图。
第一支撑轴2.3.1、第二支撑轴2.3.2、第一皮带轮2.3.3、第二皮带轮2.3.4、第三皮带轮2.3.5、第四皮带轮2.3.6、第一皮带2.3.7、凸钉2.3.7.1、第二皮带2.3.8、第三传动轮2.3.9。h为第一皮带2.3.7与第二皮带2.3.8上相对应的两凸钉之间的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远大专用凭证印务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远大专用凭证印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132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浸泡桶
- 下一篇:检测Ppm1d基因多态突变位点的引物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