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话系统和方法、以及车载移动通信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13458.X | 申请日: | 2014-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573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发明(设计)人: | 赵志斌;徐宁;王岳斌;冯庆元;江林;王海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许蓓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话 系统 方法 以及 车载 移动 通信 装置 | ||
1.一种通话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键通话装置,位于汽车外侧,用于检测汽车外部人员的触碰操作,响应于汽车外部人员的触碰操作,发送触发信号给位于汽车内部的车载移动通信装置;
车载移动通信装置,用于响应于所述触发信号,向预设号码对应的终端发起呼叫,并与所述终端建立通信连接;
麦克风和扬声器,与车载移动通信装置连接,设置在汽车外侧,用于在所述车载移动通信装置与所述终端建立通信连接后,与所述车载移动通信装置配合实现汽车外部人员与所述终端的用户之间的通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载移动通信装置向预设号码对应的终端发起呼叫时具体用于响应于所述触发信号,判断当前时间是否在预设的时间段内;如果当前时间在预设的时间段内,向预设号码对应的终端发起呼叫;如果当前时间不在预设的时间段内,向另一预设号码对应的终端起呼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号码包括第一预设号码和第二预设号码;
所述车载移动通信装置向预设号码对应的终端发起呼叫请求时,具体用于响应于所述触发信号,向第一预设号码对应的终端发起呼叫;若未能与所述第一预设号码对应的终端建立通信连接,则向第二预设号码对应的终端发起呼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键通话装置,还用于检测汽车发动机是否启动,并在汽车发动机启动后自动关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载移动通信装置,还用于响应于所述预设号码对应的终端发起的呼叫,自动接听该呼叫,并自动开启免提通话功能,以便所述终端的用户监听汽车内部的声音和/或发出警告。
6.一种通话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位于汽车外侧的一键通话装置检测汽车外部人员的触碰操作,响应于汽车外部人员的触碰操作,发送触发信号给位于汽车内部的车载移动通信装置;
所述车载移动通信装置响应于所述触发信号,向预设号码对应的终端发起呼叫;
所述车载移动通信装置与所述终端建立通信连接,以便汽车外部人员通过所述车载移动通信装置以及位于汽车外侧的麦克风和扬声器与所述终端的用户进行通话。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移动通信装置响应于所述触发信号,向预设号码对应的终端发起呼叫包括:
所述车载移动通信装置响应于所述触发信号,判断当前时间是否在预设的时间段内;
如果当前时间在预设的时间段内,向预设号码对应的终端发起呼叫;
如果当前时间不在预设的时间段内,向另一预设号码对应的终端起呼叫。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号码包括第一预设号码和第二预设号码;
所述车载移动通信装置响应于所述触发信号,向预设号码对应的终端发起呼叫包括:
所述车载移动通信装置响应于所述触发信号,向第一预设号码对应的终端发起呼叫;
若所述车载移动通信装置未能与所述第一预设号码对应的终端建立通信连接,则向第二预设号码对应的终端发起呼叫。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一键通话装置检测汽车发动机是否启动,在汽车发动机启动后自动关闭。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车载移动通信装置响应于所述预设号码对应的终端发起的呼叫,自动接听该呼叫,并自动开启免提通话功能,以便所述终端的用户监听汽车内部的声音和/或发出警告。
11.一种通话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位于汽车内部的车载移动通信装置接收预设号码对应的终端发起的呼叫;
所述车载移动通信装置响应于所述预设号码对应的终端发起的呼叫,自动接听该呼叫,并自动开启免提通话功能,以便所述终端的用户监听汽车内部的声音和/或发出警告。
12.一种车载移动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汽车内部,包括:呼叫接收模块,用于接收预设号码对应的终端发起的呼叫;
呼叫响应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预设号码对应的终端发起的呼叫,自动接听该呼叫,并自动开启免提通话功能,以便所述终端的用户监听汽车内部的声音和/或发出警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1345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显微注射针用缓冲柱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缓冲柱
- 下一篇:电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