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埋垃圾桶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14079.2 | 申请日: | 2014-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76410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30 |
发明(设计)人: | 孙罗娇;罗宏宇;王晓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慈溪市德顺容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F1/08 | 分类号: | B65F1/08 |
代理公司: | 宁波天一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07 | 代理人: | 刘赛云 |
地址: | 315327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垃圾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收集垃圾的垃圾桶结构,尤其是地埋垃圾桶。
背景技术
目前,在街道或小区中经常看到垃圾桶或垃圾箱直接放置在地面上供人投放,容易引起苍蝇聚集和散发刺鼻臭味,极大影响了周边的生活环境。为了减少空气污染和美化生活环境,采用地埋结构的封闭式垃圾桶更为合适。这种垃圾桶的设计结构与公开的中国专利号为201220180660.9的“一种地埋式垃圾桶”和公开的中国专利号为201220195636.2的“一种全封闭地埋式垃圾桶”用法相同。其主要部件是由埋设在地下的外桶、直接放置在外桶内并可从外桶内抽离的内桶、及外桶顶部外露并进行封闭盖合的大盖等构成,大盖上还另外设计一种半自动结构的小盖,使用时通过开启小盖向内桶内投放垃圾,不用时能通过小盖封闭,以防止垃圾外露和散发刺鼻臭味。当内桶垃圾装满后,只需拿走大盖并将内桶从外桶内吊出即可进行清理。因此,这种地埋垃圾桶具有非常明显的使用优点:减少地面占用空间,防止垃圾外露而散发刺鼻臭味,投放垃圾方便,避免对周边生活环境造成污染等。地埋垃圾桶的使用优点毋庸置疑,但是现有所使用的地埋垃圾桶在结构设计和安装使用上还是存在一定的缺陷:现有地埋垃圾桶的内桶都采用直桶结构直接安装在外桶内,其底部是直接接触在外桶内底面;内、外桶之间没有留出足够间隙以方便内桶取出。因此,当内桶装满垃圾后,往往使得内桶底部承受更大重力而向外胀开,一旦内桶材料强度不够,还会造成内桶底部及侧面破裂。另外,内桶底部外圆周面都是光滑结构,在取出内桶倾倒垃圾时,通过光滑的内桶底面而将沉重的内桶进行翻转将是一件非常费力的事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能有效分担内桶底部的承受重力,防止内桶底部破裂并使内桶倾倒垃圾时翻转更加轻松、省力的地埋垃圾桶。
本发明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地埋垃圾桶,包括埋设在地下的外桶和可卸式放置在外桶内的内桶,所述的外桶顶部露出地面设有封闭的大盖,该大盖上设有小盖,所述的内桶底部两侧分别设有翻转臂,所述的外桶内底面上设有支承安装内桶底部的托座,该托座中部为容纳内桶底部的安装槽,托座两侧设有分别容纳翻转臂的侧开口。
所述的侧开口为上小下大的“U”型开口。
所述的翻转臂呈“C”型,所述的内桶外壁两侧分别设有安装缺,所述的每根翻转臂的“C”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内桶外壁相对应的安装缺内。
所述的内桶和外桶的外形均为由上而下逐级递减的阶梯状桶体。
所述的内桶顶部两侧分别设有起吊环,内桶底部外圆周面上设有一圈外肩,相应在托座顶部的安装槽内圆周面上设有一圈与所述外肩顶紧配装的凸肩。
所述的大盖中部设有大盖起吊口。
所述的小盖一侧设有脚踏板,该脚踏板与小盖之间设有由合页、转轴和扭簧构成的翻转复位元件。
所述的翻转复位元件外包裹有防雨薄膜。
所述的大盖顶面设有一个扇形状的安装平台,所述的小盖、脚踏板和翻转复位元件均安装在该安装平台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主要是在内桶底部与外桶内底面之间增设一个托座进行支承,同时还在内桶底部两侧分别设有翻转臂;通过托座的支承能使内桶装满垃圾后,其底部所承受的重力可通过托座进行分担释放,从而有效防止内桶底部破裂,而通过内桶底部的翻转臂则能使吊装出的内桶在倾倒垃圾时翻转更加轻松、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立体图。
图4为内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托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地埋垃圾桶埋设在地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按上述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再作详细说明。
如图1~图6所示,1.托座、11.安装槽、12.凸肩、13.侧开口、2.翻转臂、3.外桶、31.加强肩、4.内桶、41.起吊环、42.外肩、43.安装缺、5.大盖、51.入口、52.大盖起吊口、53.垃圾投放口、54.安装平台、6.小盖、7.翻转复位元件、71.转轴、72.扭簧、73.合页、8.脚踏板、9.防雨薄膜、10.地下。
地埋垃圾桶,如图1~图3、图6所示,它是一种适用于街道或小区中用于方便居民生活垃圾投放的垃圾收集装置,其结构主要是由外桶3和活动设置在外桶内的内桶4等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慈溪市德顺容器有限公司,未经慈溪市德顺容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140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涂装流水线的输送链改进结构
- 下一篇:滚动型塑料颗粒存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