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接触式开锁方法及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410414455.8 | 申请日: | 2014-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570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刘怡;J·高;高潮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华尚高新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阙华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11224 | 代理人: | 陈建春 |
地址: | 550081 贵州省贵阳市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触 开锁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非接触式开锁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安全技术防范领域,电子锁代替传统的机械式密码锁,克服了机械密码锁密码量少、安全性能差的缺点,使密码锁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性能上都大大提高了一步。但是现有的电子锁还是存在安全性差、操作复杂等问题。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已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通讯工具,由于手机重量轻、体积小,人们通常随身携带。而且手机上的各种功能也日益丰富,满足人们不断变化的需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标在于提供一种无需手动输入密码即可安全便捷地进行开锁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标由一种非接触式开锁方法实现,其包括:
a)电子锁内部的无线收发模块周期性发射包含电子锁设备信息的信号;
b)移动装置内部的无线收发模块接收到电子锁发射的信号后,在移动装置内执行下述步骤:
b1)移动装置的动作传感器检测是否存在开锁动作;
b2)在检测到开锁动作后,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强度确定移动装置到电子锁的距离是否小于或等于移动装置内保存的预设距离;
b3)如果确定移动装置和电子锁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根据所发射的电子锁设备信息向移动装置的存储器查询电子锁是否为已经验证的电子锁;
b4)如果电子锁为已经验证的电子锁,则使得移动装置与电子锁建立连接;
b5)移动装置将其内保存的权限信息加密传送给电子锁;
c)电子锁接收权限信息并对其解密,在解密后的权限信息验证无误后发出并执行开锁指令。
应注意的是,本发明方法的步骤并不必须按所列顺序执行。对于步骤b1)-b5),例如,也可以先确定电子锁是否为已经与移动装置双向验证过的电子锁,然后再确定移动装置与电子锁之间的距离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又例如,可先确定移动装置与电子锁之间的距离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然后移动装置的动作传感器再检测是否有开锁动作,之后再进行连接、权限信息发送等步骤。
本发明的目标还由一种非接触式开锁系统实现,其包括电子锁和移动装置,其中:
电子锁包括:
无线收发模块,用于周期性发射包含电子锁设备信息的信号、接收移动装置发出的连接请求及权限信息;
中央处理单元,用于处理连接请求、解密并验证权限信息、及根据验证结果发出开锁指令;
执行机构,用于根据从中央处理单元接收到的开锁指令执行开锁动作;
移动装置包括:
无线收发模块,用于接收电子锁内的无线收发模块发射的信号及向电子锁发送连接请求和权限信息;
存储器,用于保存开锁预设距离、已经验证的电子锁设备信息及相应权限信息;
中央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强度确定移动装置到电子锁的距离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在移动装置和电子锁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时根据所发射的电子锁设备信息向存储器查询电子锁是否为已经验证的电子锁、及在电子锁为已经验证的电子锁时使无线收发模块向电子锁发出连接请求;
动作传感器,用于检测移动装置上的开锁动作;
其中当动作传感器检测到开锁动作及移动装置确定其与电子锁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并确定电子锁为已经验证的电子锁时,移动装置将其存储器内保存的权限信息加密传送给电子锁;电子锁接收权限信息并对其解密,在解密后的权限信息验证无误后向执行机构发出开锁指令。
优选地,预设距离由移动装置接收到的、电子锁发射的信号的功率阈值表示。
优选地,开锁动作为摇或拍移动装置的动作。
优选地,对于同一移动装置所对应的不同电子锁,设定不同的预设距离。
优选地,移动装置为手机。
本发明通过移动装置如手机在一定的距离范围之内与电子锁自动连接后对手机进行“摇一摇/拍一拍”来完成对电子锁的开启,解决了用户每次开锁都需要手动通过手机用户界面来操作的问题。用户在与电子锁的距离达到一定要求后,即可轻松实现对门锁的开启,克服了电子锁在安全性及操作性方面的不足。
附图说明
本发明将在下面参考附图、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地说明,其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方法的一实施例的示意性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华尚高新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贵州华尚高新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1445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取票方法及设备
- 下一篇:一种变电站机房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