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真空玻璃封边井式加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14772.X | 申请日: | 2014-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299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徐良;李韵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良;李韵秋 |
主分类号: | C03B23/24 | 分类号: | C03B23/24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空 玻璃 封边井式 加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真空玻璃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真空玻璃封边井式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代的建筑物及车船中,门窗玻璃是主要的散热源,以往在寒冷的地区解决门窗传热问题是采用双层门窗,近些年中空玻璃的应用极大的改善了门窗传热问题,但中空玻璃的结构厚度与特定的门窗配合使用,因其建筑成本过高,限制了中空玻璃的广泛应用,特别是在民用建筑上的使用。因此,真空玻璃应运而生,真空玻璃是一种双层的玻璃组成,玻璃与玻璃之间边部密封,中间有衬体支撑,隔层呈真空状,玻璃之间的隔层内基本没有空气,故真空玻璃具有良好的隔热,隔音性能,真空玻璃结构厚度较薄,便于安装。
通过先将完成封边合片工序的基材真空玻璃置于负压釜内,并升温加热至封边材料呈多孔半凝固状,然后降低负压釜内压强,使得真空玻璃内的空气通过封边材料的空隙逸出,完成抽真空操作;之后继续提高负压釜内的温度至封边材料的熔点,使封边材料熔化成胶状,封闭存在的缝隙;最后,增加负压釜内的气压,并逐渐降低负压釜内的温度,至常温常压时,取出即得到真空玻璃产品,这种方法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及成品率,并大大降低了生产的能耗。本方法需要在真空玻璃基材上涂覆封边材料之后,先进行加热使封边材料呈多孔隙半凝固状态,而现在采用的加热釜装置,生产效率低,加热没有针对性造成大量无效能耗,同时由于加热釜加热过程处于全封闭状态,检测观察封边材料的凝固状态效果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真空玻璃封边井式加热装置,专门针对真空玻璃封边料进行加热,加热效果好,降低能耗,且具有较高生产效率。
为了达到以上技术效果,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真空玻璃封边井式加热装置,包括井型主体,所述井型主体由前壁、后壁、左侧壁及右侧壁组成,井型主体上端不封闭形成开口。所述前壁、后壁、左侧壁及右侧壁内侧的上端位置均设有电加热装置。
所述前壁底部开设有真空玻璃进料口。
所述前壁的上下两端各设有一个前传动轴,所述前传动轴的两端各设有一组包围前壁的前传动链。
所述后壁的上下两端各设有一个后传动轴,所述后传动轴的两端各设有一组包围后壁的后传动链。
所述前传动链及后传动链上均设有数量相同的支撑脚,且左侧的前传动链及后传动链上的支撑脚朝向右侧,右侧的前传动链及后传动链上的支撑脚朝向左侧,对应的四个支撑脚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如下:
经过涂覆封边材料处理的真空玻璃基材在前置传送装置的带动下由真空玻璃进料口进入,由前传动链及后传动链上的支撑脚支撑带动下缓缓上升,启动前壁、后壁、左侧壁及右侧壁内侧的电加热装置,封边材料会在四周的加热下逐渐达到多孔隙半凝固状态;之后真空玻璃基材会在前传动链及后传动链的带动下继续上升,从井型主体的上端输送出去进入下一步工序进行处理。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真空玻璃封边井式加热装置,由井型主体四壁的加热装置从四周对真空玻璃的封边材料针对性加热,加热效率及效果好,并且降低了不必要的能耗,利用前传动链及后传动链上的支撑脚支托真空玻璃基材上升,形成不间断的加热流水线,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应用于真空玻璃生产能够带来极高的市场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A向视图;
图中箭头方向为真空玻璃基材输送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此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一种真空玻璃封边井式加热装置,包括井型主体,所述井型主体由前壁1、后壁2、左侧壁3及右侧壁4组成,井型主体上端不封闭形成开口。所述前壁1、后壁2、左侧壁3及右侧壁4内侧的上端位置均设有电加热装置5。
所述前壁1底部开设有真空玻璃进料口6。
所述前壁1的上下两端各设有一个前传动轴7,所述前传动轴7的两端各设有一组包围前壁的前传动链8。
所述后壁2的上下两端各设有一个后传动轴9,所述后传动轴9的两端各设有一组包围后壁的后传动链10。
所述前传动链8及后传动链10上均设有数量相同的支撑脚11,且左侧的前传动链及后传动链上的支撑脚朝向右侧,右侧的前传动链及后传动链上的支撑脚朝向左侧,对应的四个支撑脚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良;李韵秋,未经徐良;李韵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1477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学玻璃、预成型坯以及光学元件
- 下一篇:啤酒瓶玻璃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