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手持式离线编程器及离线编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15315.2 | 申请日: | 2014-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562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陈鹏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安邦信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445 | 分类号: | G06F9/44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 44242 | 代理人: | 刘贻盛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龙华街道工业***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持 离线 编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编程器,尤其涉及一种手持式离线编程器及离线编程方法。
背景技术
编程器是一种向可编程集成电路写入数据的工具,编程器主要用于对单片机、存储器之类的芯片进行升级等,现有的编程器均是在线式的,即编程器接收端连接计算机,其烧录端连接待写入程序的待编程器件,并且在同时连接计算机和待编程器件的条件下,将计算机输出的文件程序烧录至待编程器件。但是此类编程器需实时与计算机相连,缺乏便携性,并且工作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编程、烧录效率高并且便于携带的手持式离线编程器及离线编程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手持式离线编程器,其包括有:一上位机接口,其用于连接计算机;一存储单元,其用于存储文件程序;一下位机接口,其用于连接待编程器件;一主处理器,其分别连接于上位机接口、存储单元和下位机接口,所述主处理器用于:当上位机接口连接计算机且下位机接口悬空时,所述主处理器通过上位机接口接收计算机输出的文件程序并储存至存储单元;当下位机接口连接待编程器件且上位机接口悬空时,所述主处理器调取存储单元内储存的文件程序,并通过下位机接口将文件程序烧录至待编程器件。
优选地,所述主处理器还连接有一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用于执行主处理器的控制指令而显示数据。
优选地,所述显示单元显示的数据包括烧录进度及存储单元的存储状态。
优选地,所述主处理器还连接有一按键单元,所述按键单元用于向主处理器输入控制指令。
优选地,所述按键单元输入的控制指令包括启动烧录指令和停止烧录指令。
优选地,所述主处理器是ARM处理器。
一种基于上述手持式离线编程器的离线编程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将上位机接口连接计算机且下位机接口悬空;步骤S2,主处理器通过上位机接口接收计算机输出的文件程序并储存至存储单元;步骤S3,将下位机接口连接待编程器件且上位机接口悬空;步骤S4,主处理器调取存储单元内储存的文件程序,并通过下位机接口将文件程序烧录至待编程器件。
本发明公开的手持式离线编程器,其工作状态包括下载过程和烧录过程。下载过程中,需将上位机接口连接计算机而下位机接口悬空,进而从计算机下载文件程序并储存至存储单元,之后将上位机接口与计算机断开,再将下位机接口连接待编程器件,进而向待编程器件烧录文件程序。由于该编程器可以脱离计算机而独立工作,进而实现了离线编程,具有较好的便携性,同时,用户手持该离线编程器可以对现场任意位置的待编程器件编程,无需拆卸待编程器件或载有待编程器件的线路板,从而具有较高的编程、烧录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手持式离线编程器的电路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更加详细的描述。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持式离线编程器,如图1所示,其包括有:一上位机接口1、一存储单元2、一下位机接口3及一主处理器4,其中:
上位机接口1用于连接计算机7;
存储单元2用于存储文件程序;
下位机接口3其用于连接待编程器件8;
主处理器4分别连接于上位机接口1、存储单元2和下位机接口3,所述主处理器4用于:
当上位机接口1连接计算机7且下位机接口3悬空时,所述主处理器4通过上位机接口1接收计算机7输出的文件程序并储存至存储单元2;
当下位机接口3连接待编程器件8且上位机接口1悬空时,所述主处理器4调取存储单元2内储存的文件程序,并通过下位机接口3将文件程序烧录至待编程器件8。
上述离线编程器的工作状态包括下载过程和烧录过程,下载过程中,需将上位机接口1连接计算机7而下位机接口3悬空,进而从计算机7下载文件程序并储存至存储单元2,之后将上位机接口1与计算机7断开,再将下位机接口3连接待编程器件8,进而向待编程器件8烧录文件程序。由于该编程器可以脱离计算机而独立工作,进而实现了离线编程,具有较好的便携性,同时,手持该离线编程器可以对现场任意位置的待编程器件8编程,无需拆卸待编程器件8或载有待编程器件8的线路板,从而具有较高的编程、烧录工作效率。实际应用中,该离线编程器可通过锂电池供电,从而保证长期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安邦信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安邦信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153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