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顶骨架组装台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15323.7 | 申请日: | 2014-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911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濮建秀;闫鑫;杨善伟;尹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4 | 分类号: | B23K37/04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夏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3 | 代理人: | 沈毅 |
地址: | 213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顶 骨架 组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燃机车组装台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车顶骨架组装台。
背景技术
在机车生产制造过程中,车顶骨架由侧梁、纵梁、大弯梁、小弯梁、边梁、加强梁等等要组装焊接成形车顶骨架,并要进行蒙皮焊接,全长近14米长。由于车顶骨架组装的零部件太多,拼装后的挠度和配合尺寸难以控制,如果没有组装胎具,生产效率非常低,费时费力,不能满足生产工艺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顶骨架组装台。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顶骨架组装台,包括底座、支座、移动装置、压紧装置、支撑座和工艺间壁,所述底座为2个,每个底座为3段,中间一段最宽,所述两底座的外侧端面上各设有一个支座,所述两底座之间设有至少6个工艺间壁,每个工艺间壁的两端设置在两底座的内侧端面上,所述两底座之间还设有至少8个支撑座,每个支撑座的两端也设置在两底座的内侧端面上,所述两个支座的外侧各设有一个移动装置,所述两个支座的内侧各设有至少8个压紧装置,所述支座上设有若干个定位块。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移动装置包括移动支架、滚动轮、顶紧装置、压具、托板和滚动轴承,所述移动支架下端设有托板,所述托板上下各设有2个滚动轴承,所述托板下面设有2组滚动轮,所述移动支架中间和上端各设有一个顶紧装置,所述顶紧装置包括螺杆、连接在螺杆一端的手柄和连接在螺杆另一端的连接销,所述螺杆通过螺杆法兰固定在移动支架上,所述两个顶紧装置的连接销共同连接一个压具。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压紧装置包括底座、滑座、螺柱、压块和顶头,所述滑座下面设有底座,所述滑座上端设有螺柱,所述螺柱下端设有压块,所述压块上设有顶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用定位块来对车顶骨架的各个不同的梁进行定位,台位具有可调预设的挠度,满足车顶骨架组焊后整体的挠度要求。采用工艺间壁固定车顶骨架各个梁拼接后防止各梁焊接变形,同时方便组焊作业。设计移动压紧装置,对蒙皮分段压紧,便于焊接操作。组装台采用底座、支座、夹紧装置等在长度和宽度都可以调整,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左视图。
图4是本发明支座的左视面详图。
图5是本发明的工艺间壁的左视面详图。
图6是本发明的移动装置的主视详图。
图中1. 底座,2. 支座,3. 支撑座,4. 工艺间壁,5. 移动支架,6. 滚动轮,7. 压具,8. 手柄,9. 螺杆,10. 螺杆法兰,11. 连接销,12. 托板,13. 滚动轴承,14. 底座,15. 滑座,16. 螺柱,17. 压块,18. 顶头,19. 定位块,20. 面板,21. 底板,22. 立板,23. 侧板,24. 挡板,25. 筋板,26. 槽钢,27. 圆钢,28. 水平定位板,29. 垂直定位板,30. 圆弧板,31. 横梁,32. 立柱,33. 安装板,34. 挡板,35. 移动装置,36. 压紧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图6所示,一种车顶骨架组装台,包括底座1、支座2、移动装置35、压紧装置36、支撑座3和工艺间壁4,底座1为2个,每个底座1为3段,中间一段最宽,两底座1的外侧端面上各设有一个支座2,两底座1之间设有至少6个工艺间壁4,每个工艺间壁4的两端设置在两底座1的内侧端面上,两底座1之间还设有至少8个支撑座3,每个支撑座3的两端也设置在两底座1的内侧端面上,两个支座2的外侧各设有一个移动装置35,两个支座2的内侧各设有至少8个压紧装置36,支座2上设有若干个定位块1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未经南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153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