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可见光引发的材料表面接枝聚合功能化改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15341.5 | 申请日: | 2014-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940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徐亚骏;武照强;陈红;熊新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丰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J7/18 | 分类号: | C08J7/18;C08L83/04;C07C231/02;C07C233/18;C03C17/28;C23C22/6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刘懿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工***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可见光 引发 材料 表面 接枝 聚合 功能 改性 方法 | ||
1.一种基于可见光引发的材料表面接枝聚合功能化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步骤1)制备多巴胺异丁基溴化合物;
步骤2)在反应装置中,将材料与含有多巴胺异丁基溴的碱性溶液进行反应;
步骤3)待步骤2中所述的反应完成后,得到表面接有异丁基溴的材料;
步骤4)在反应装置中,将步骤3中得到的表面接有异丁基溴的材料与含有十羰基二锰的单体溶液在可见光辐照下进行接枝聚合反应;
步骤5)待步骤4中所述的接枝聚合反应完成后,得到表面功能化改性的材料,完成材料表面功能化改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可见光引发的材料表面接枝聚合功能化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巴胺异丁基溴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具体为在反应装置中,将2-溴异丁酰溴缓慢滴入含有硼砂和多巴胺盐酸盐,且pH值为9-10的碱性溶液中,在温度为0-30℃的条件下,反应10-24小时后得到反应液,将所述反应液调至pH值为2-4,用乙酸乙酯萃取分离该酸性反应液,得到的有机相经旋转蒸发并提纯后,制备得到所述多巴胺异丁基溴化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可见光引发的材料表面接枝聚合功能化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的反应中,所述的碱性溶液为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缓冲水溶液,所述碱性溶液的pH值为8-9,所述的多巴胺异丁基溴在碱性溶液中的质量/体积的百分浓度为3-10%,所述反应的温度为15-45℃,所述反应的时间为5-24小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可见光引发的材料表面接枝聚合功能化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的反应中,所述的单体溶液为乙烯基单体溶液,所述的十羰基二锰与所述乙烯基单体的质量摩尔比为1:395-1:1000,所述的可见光波长为400-700nm,所述的可见光强度为20-45 mW/cm2,所述反应的温度为20-30℃,所述反应的时间为10-30 min。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可见光引发的材料表面接枝聚合功能化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乙烯基单体选自甲基丙烯酸寡聚乙二醇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苯乙烯、N–乙烯基吡咯烷酮、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醋酸乙烯酯、丙烯酰胺、N–异丙基丙烯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可见光引发的材料表面接枝聚合功能化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乙烯基单体溶液的溶剂选自乙腈、甲苯、甲醇、丙酮、N,N–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可见光引发的材料表面接枝聚合功能化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材料为固态材料,其形状为粒状或膜状或管状或棒状。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可见光引发的材料表面接枝聚合功能化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材料为有机高分子材料或无机非金属材料或金属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丰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丰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1534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