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γ-钼酸铋纳米管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15563.7 | 申请日: | 2014-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929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卢启芳;赵婕 | 申请(专利权)人: | 齐鲁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G39/00 | 分类号: | C01G39/00;B82Y30/00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杨磊;赵会祥 |
地址: | 250353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钼酸 纳米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γ-钼酸铋纳米管的制备方法,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钼酸铋是一种具有层状结构的化合物,其化学通式为Bi2O3·nMoO3,其中n=3、2、1,分别对应于α-Bi2Mo3O12、β-Bi2Mo2O9、γ-Bi2MoO6。γ-钼酸铋(γ-Bi2MoO6)是具有缺陷的萤石型结构化合物,具有八面体的MoO42-层和(Bi2O2)2+离子层搭建起来的层状结构,Bi原子层位于MoO6八面体层的夹层中,禁带宽度为2.70eV,具有响应可见光激发的能带结构和高的光生载流子移动性,是一种优良的新型光催化材料。
目前γ-Bi2MoO6的主要制备方法有固相法(参见:中国专利文献CN102345163A)、水热法(参见:无机化学学报,2009,25(3),512)、溶剂热法(参见:Journal of Nanoscience and Nanotechnology,2011,10,4168)、溶胶-凝胶法(参见:物理化学学报2007,23(11);1671)等,这些方法所合成的均为γ-Bi2MoO6粉体材料,粒径大,比表面积小,而且粉末材料在溶液反应中的分离困难也限制了其使用范围。
纳米管状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能以及在催化、医药、纳米电子、光电子器件等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引起了研究者们的高度关注,科学家们一直在探索中空结构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Zhang等介绍了采用静电纺丝技术结合溶剂热方法制备了γ-Bi2MoO6微米管(参见: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2012,225,166),其制备过程大致为首先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聚丙烯腈进纤维,然后以其作为模板,用溶剂热法制备出核壳结构的聚丙烯腈/γ-钼酸铋(PAN/BMO)的复合纤维,进而烧结除去PAN模版得到γ-Bi2MoO6微米管。由于在对PAN/BMO煅烧除去PAN的核时,会产生有毒物质;而且所制备的γ-Bi2MoO6是微米级管结构,不具备纳米效应。目前,对中空结构γ-Bi2MoO6纳米管的制备尚未见有相关报道,因此寻求设计一种简单、快速的γ-Bi2MoO6纳米管的制备方法,具有潜在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实用应用价值。
该方法与传统的制备管状结构纳米纤维的模板合成法相比,步骤更加简单,一步便可制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γ-钼酸铋纳米管的制备方法。
术语说明
纺丝接收距离:静电纺丝针头到接收装置的距离。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γ-钼酸铋纳米管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柠檬酸加入到无水乙醇和水的混合溶液中,密封,搅拌至溶解完全;加入钼酸铵和五水硝酸铋,搅拌30-300min;加入浓度为30-50wt%的酸溶液,搅拌至溶液澄清,得钼酸铋溶液;
所述的无水乙醇与水的体积比为(5-30):(5-30),所述的柠檬酸加入质量与无水乙醇的体积之比为(0.1-5):(5-30)g/ml,所述的钼酸铵和五水硝酸铋的摩尔比为(0.01-8):(0.1-8),所述的钼酸铵的摩尔量与无水乙醇的体积之比为(0.01-8):(5-30)mol/L;所述的酸溶液与无水乙醇的体积比为(0.5-5):(5-30),所述的酸溶液为盐酸、醋酸或硝酸;
(2)将步骤(1)制得的钼酸铋溶液加入到无水乙醇和水的混合溶液中,搅拌均匀,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搅拌至溶解完全,再加入步骤(1)中所述的酸溶液,得钼酸铋溶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鲁工业大学;,未经齐鲁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155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回转式栅条格栅设备
- 下一篇:一种辉锑铅银矿纳米晶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