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APP设置手环式光量子桡动脉检测与治疗一体装置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415605.7 申请日: 2014-08-21
公开(公告)号: CN104138252A 公开(公告)日: 2014-11-12
发明(设计)人: 陈德香;陈群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百家益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B5/02 分类号: A61B5/02;A61N5/067
代理公司: 广州凯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9 代理人: 姚迎新
地址: 200240 上海市闵***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app 设置 手环式 光量子 桡动脉 检测 治疗 一体 装置
【说明书】:

发明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APP设置手环式光量子桡动脉检测与治疗一体装置。

发明背景

人体桡动脉脉搏波的检测方法是在人体腕部桡动脉处使用压力脉搏传感器描计压力脉搏波的波图,并用袖带血压计测出收缩压PS和舒张压PD对该波图进行标定,使用时输入血压、身高和体重,即可得出包括心输出量、外周阻力、血管弹性和血液粘性等十几项心功能和血流参数指标。根据这一原理,上世界80年代已经有适用于临床和医疗保健的无创心血管血流参数检测类仪器被开发出来。经国内外几百家大中型医院数以万计的临床实测与对比,证实了其有效性和实用性,在临床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在每个心动周期内,由于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动脉内的压力和容积也发生周期性德变化,导致管壁搏动,称为动脉脉搏。桡动脉位于体表裸露处,便于检测,所以被认为是理想的脉搏检测部位。由于桡动脉位于上肢动脉的末端,此处脉搏始于心脏,途经中央动脉和大动脉,所以其蕴藏了丰富的心血管状态信息。中医脉诊就是利用了桡动脉脉搏中包含生理、病理信息进行诊断。此外,现代检测技术中桡动脉脉搏波的应用也很广泛,如由桡动脉和心源信号联合计算出来的脉搏波传播速度可以定量评价上肢动脉硬化程度,由桡动脉波得到的波形特征点和特征参数可以定量的反应大动脉硬化状况,有桡动脉脉搏波形面积变化得到脉搏波波形特征量K指标可以较好的反映心血管系统中血管外周阻力、血管壁弹性、血液粘度和心输出量等生理参数,所以桡动脉脉搏波的准确获取是心血管疾病早期诊断的关键。

虽然桡动脉位于体表,相比与其他动脉此处脉搏相对容易检测,但是如何准确获取真实脉搏波形仍然是个问题。桡动脉脉搏波检测中存在的难点主要包括:①检测点位置不易确定,太靠近手臂桡动脉被桡骨和软骨包围,传感器不易与桡动脉完全接触,太远离手臂桡动脉被肌肉包绕,脉搏信号微弱,不利于后续的信号处理,此处当传感器的检测点偏离桡动脉时脉搏波形出现变形;②外部施加压力不易确定,压力太小不能获得清晰的桡动脉压力波形,压力太大波形会发生变形,影响波形的真实性,而且长时间施加较大压力会使被检测者产生不适感;③检测点容易变动,腕部活动灵活,而被检测者轻微活动造成传感器与搏动点的相对位移就有可能导致获取的波形失真。

现有的桡动脉脉搏检测方法和装置只要有以下几种:①带式:早期的桡动脉脉搏检测多采用这种方式,先通过人工手动寻找桡动脉搏动点,再用箍带将传感器固定在该点,这种方法操作简单,但箍带施加的压力不好确定,得到的信号重复性不好,而且长时间箍住手腕容易产生不适感;②夹板式:如中国专利CN201213788Y公开《一种便携式桡动脉测量装置》,是将患者的手腕夹住,调整上夹体的位置,使得脉搏波传感器与桡动脉接触,这种装置没有考虑到检测者的个体差异性,而且不容易确定桡动脉搏动点的位置;③充气绷带式:如中国专利CN1903117公开的《非侵入性桡动脉血压波形量测系统及应用》、中国专利CN1478438A公开的《手腕式血压计用套箍》和中国专利CN1383783A公开的《腕式血压计用腕套》,是将传感器以胶布或弹性带(如松紧带或橡皮圈等)固定于手腕的桡动脉上方,再将带有气袋的腕带套上手腕,给气袋充气,气袋对感应器施加压力,感应器再对桡动脉施加压力,而造成感应器所获取的脉搏讯号增强,这种装置对桡动脉施加的压力比较固定,但成本高,需要气袋和气阀,操作复杂;④传感器阵列式:中国专利CN101193587公开的《一种使用压力传感器阵列的脉搏分析仪》、中国专利CN1226812公开的《脉搏检测装置、脉动检测装置及压力检测装置》和中国专利CN1517060A公开的《脉搏波测定装置》中提到的检测脉搏波传感器阵列虽然可以解决搏动点定位问题,但操作繁琐,需要连接气路,而且增加了信号处理难度,公开号CN101703394桡动脉脉搏波检测装置在使用便携性方面,检测连续性方面尚不方便。

总体来说,以上装置对检测位置的要求比较严格,需要由专业医疗技术人员操作才能保证其检测结果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因而不适合临床上长时间监护以及运动状态下的动态监护,在面向社区、家庭和个人的检测、监护、远程医疗保健应用推广中则存在一定的难度,因而连续检测的准确性不佳,抗干扰差,使用的便携性方面尚存在一定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百家益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百家益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156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