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雪崩灾害兼取水或冷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15681.8 | 申请日: | 2014-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948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胡伟;孙洪波;陈可中;麦连锋;金宣华;胡雪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朴方环保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B3/30 | 分类号: | E03B3/3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智科友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41 | 代理人: | 曲家彬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雪崩 灾害 取水 冷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灾减灾资源利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雪崩灾害兼取水或冷气装置。
背景技术
每年,居住在雪域高源的居民都要面临雪崩灾害的威胁,事故一旦发生,就将造成人、畜伤亡及财产损失,预防并控制雪崩灾害,转化为人类服务的水之源,现有技术仅采用人工除冰雪的办法,对将产生灾害的冰雪清理,有限的冰雪资源无法有效的利用。
发明内容
为有效利用有限的冰雪资源,在控制雪崩自然灾害的同时,将可能产生灾害由冰雪溶化的水和溶化过程产生的冷气收集利用,本发明提供的防雪崩灾害兼取水或冷气装置,就是基于这样的构想,它设置在雪崩多发地区,送入地表的暖风,融化雪崩产生的积雪,为当地的人民提供生产和生活用水,也可以抽取冷风,防暑降温,实现减灾利民的目标。
实现发明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雪崩灾害兼取水或冷气装置,包括:溶雪蓄水容器、溶雪喷气管、送气管道、水气复合管道、风机、支撑架;溶雪蓄水容器为蓄水箱结构,溶雪喷气管前端封口,在管壁上设置一组喷气孔,溶雪喷气管与送气管道连通,送气管道经支撑杆支撑固定,水气复合管道为套管结构,外层出为通气部分,内层为通水部分,外层通气部分一端经三通分别与送气管道、溶雪蓄水容器底部连通,另一端与风机连通,内层通水部分另一端与出水口连通;溶雪蓄水容器、溶雪喷气管和送气管道设置为一组,分别与水气复合管道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它结构简单、制作容易、移动方便,可以设置在雪崩多发区域,用来溶雪取水或抽取冷风降温,造福于民。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示意图;
图3为图1的A向示意图。
图中,1溶雪蓄水容器、2溶雪喷气管、3送气管道、4水气复合管道、5鼓风机、6出水口、7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防雪崩灾害兼取水或冷气装置,包括:溶雪蓄水容器1、溶雪喷气管2、送气管道3、水气复合管道4、风机5、支撑架7,溶雪蓄水容器1为蓄水箱结构,溶雪喷气管2前端封口,在管壁上设置一组喷气孔,溶雪喷气管2与送气管道3连通,送气管道3经支撑杆7支撑固定,水气复合管道4为套管结构,外层出为通气部分,内层为通水部分,外层通气部分一端经三通分别与送气管道3、溶雪蓄水容器1底部连通,另一端与风机5连通,内层通水部分另一端与出水口6连通;溶雪蓄水容器1、溶雪喷气管2和送气管道3设置为一组,分别与水气复合管道4连接。
本实施例使用时,将溶雪蓄水容器1设置在易发生雪崩地方的下方,溶雪喷气管2与积雪部分对应,远端的风机5经送气管道3向溶雪喷气管2送暖空气,将积雪溶化,雪水进入溶雪蓄水容器1,经水气复合管道4的内层通水部分回流到出水口6。水气复合管道4结构的目的为一管多用,同时外层管通气部分对内层管通水部分进行保暖,防止通水部分结冰堵塞。
本实施例使用时,风机5作为引风机时,远端的风机5经送气管道3、溶雪喷气管2将积雪处的冷风抽回利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朴方环保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朴方环保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156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下水道疏通装置
- 下一篇:桩土相互作用振动台试验中P-Y曲线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