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碳纤维聚氨酯复合隔热保温材料及制备方法和保温板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16332.8 | 申请日: | 2014-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487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发明(设计)人: | 王颐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欧格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5/08 | 分类号: | C08L75/08;C08K7/24;C08K3/04;C08K7/06;C08G18/78;C08G18/66;C08G18/48;C08G18/32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徐激波 |
地址: | 210007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纤维 聚氨酯 复合 隔热 保温材料 制备 方法 保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温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碳纤维聚氨酯复合隔热保温材料及制备方法和保温板。
背景技术:
保温材料一般是指导热系数小于或等于0.2的材料,硬质聚氨酯泡沫(PUF)是一种具有保温隔热和一定防水功能的新型合成高分子材料,由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在催化剂、匀泡剂、发泡剂等多种助剂的相互作用下反应而成。该泡沫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功能,导热系数为0.22w/(m·k),非常有利于建筑节能,且不透水、不吸湿、绝缘、吸音、耐油、耐化学腐蚀等。与其他泡沫塑料相比,还具有无毒、无异味、耐温等特性。它对金属、砼、砖、石、木材、玻璃等有很强的黏结性,普通的硬质聚氨酯泡沫(PUF)在其尺寸稳定性及隔音隔热性能等方面已经达不到生活要求。当今,全球保温隔热材料正朝着高效、节能、薄层、隔热、防水外护一体化方向发展,在发展新型保温隔热材料及符合结构保温节能技术同时,更强调有针对性使用保温绝热材料,尤其是美国等国家研发出的一种新型太空绝热反射瓷层,具有高反射率、高辐射率、低导热系数、低蓄热系数等热工性能,具有卓越的隔热反射功能,该产品在许多高科技领域得到了应用,但其昂贵的价格令国内许多行业难以承受,无法在一般工业或民用工业上推广应用。近年来国内因保温材料发生的火灾事故,已经让人们清楚地意识到了推广应用具有良好防火性能的节能保温材料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保温材料亟待升级换代。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导热系数小,隔音、隔热性能优异,阻燃防火,价格适中,成本低,易于操作和推广的复合聚氨酯隔热保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一种碳纤维聚氨酯复合隔热保温材料,采用以下技术配方(各组份以重量分数计算):
聚醚多元醇40~80
三羟甲基丙烷20~40
辛酸亚锡1.0~3.0
三聚氰胺5~40
有机硅油SF-84271~20
三乙胺1~10
琥珀酸酯磺酸钠1~20
水1.5~5
膨胀石墨10~40
碳纤维10~40
聚4,4’-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70~300
其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在一带温度调节装置的干燥、清洁的搅拌反应釜中,加入计量的聚醚多元醇,三羟甲基丙烷,充满氮气或惰性气体进行保护,加热至60~80℃,依次加入催化剂辛酸亚锡,三乙胺,三聚氰胺,聚4,4’-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有机硅油SF-8427,充分搅拌0.5~3小时,降温至25~28℃,在上述步骤所得到的产物中加入水,琥珀酸酯磺酸钠,膨胀石墨,碳纤维高速搅拌分散均匀,泡沫稳定后注入模具中,于40~60℃下熟化50~120分钟,脱模,得到一种碳纤维聚氨酯复合隔热保温材料。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一种复合聚氨酯隔热保温板,包含粘接层(1),保温层(2),防辐射层(3),防水层(4),所述隔热保温层为复合聚氨酯隔热保温材料。
根据以上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以下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一种碳纤维聚氨酯复合隔热保温材料,所制保温材料导热系数低,保温性能好;阻燃,节能,吸水率低;
所制备复合聚氨酯隔热保温板,隔音、隔热性能优异,价格适中,且工艺操作简单,安全环保,无毒,适宜于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保温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粘接层,2为保温层,3为防辐射层,4为防水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实施例表示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碳纤维聚氨酯复合隔热保温材料,各组份以重量分数计算:
聚醚多元醇60
三羟甲基丙烷25
辛酸亚锡1
三聚氰胺10
有机硅油SF-84275
三乙胺3
琥珀酸酯磺酸钠5
水1.5
膨胀石墨25
碳纤维25
聚4,4’-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1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欧格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欧格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1633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