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打印机的油墨存放容器无效
申请号: | 201410416774.2 | 申请日: | 2014-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653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2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勇;王雪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优庆商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J2/175 | 分类号: | B41J2/175 |
代理公司: | 西安利泽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1222 | 代理人: | 林兵 |
地址: | 710065 陕西省西安市高***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打印机 油墨 存放 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打印机的油墨存放容器。
背景技术
打印机是一种非常普及的办公用品,特别是喷墨打印机主要用于制图、绘图、广告等领域。现有的喷墨打印机都是将墨液存放在墨盒中并在墨盒的喷墨口设有一定的负压。
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授权公告号:CN2544940Y)公开了一种打印机墨盒,包括储墨腔、压力调整机构、密封圈和密封球,压力调整机构放置在储墨腔内,压力调整机构的前、后阀体之间有一阀膜,机构整体安装在储腔的面盖上,并有气孔与面兼上的通气孔相通,与大气相通。该打印机墨盒由于压力调整机构的作用可使整个储墨腔处于负压状态,在更大程度上保证打印时墨水能持续均匀地流向打印头,同时解决了墨盒在任何时候移离打印机时的墨水外流问题。
再如:中国发明专利说明书(CN1185379A)公开了一种墨盒,它包括限定一墨腔室和一负压腔的盒体。负压腔内容纳浸有墨液的一多孔体,在其顶面具有一小丘突用以限定顶面和负压腔内壁之间的一空隙。通过一平整的通道一通风孔与该空隙相通,而墨液流出口设置在负压腔的底部一平面直线上,并用一普通密封条密封。
如上所述,现有的喷墨打印机通过在墨腔内设置负压,或专门设置一负压腔来确保喷墨口始终保持负压。但是,由于墨盒通常为封闭的结构,现有的墨盒无法根据其外观来判断墨盒的负压是否充足或符合要求,通常只能根据其打印后的情况来加以判断。而通过打印后的情况来判断,也不能非常准确地确定墨盒的负压是否符合要求,因此,对使用者造成了一定困扰。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的缺点,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用的打印机的油墨存放容器,能解决现有喷墨打印机墨盒无法准确显示盒内负压是否充足或符合要求的技术耗题,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墨盒的使用状况,进而提髙打印质量。
为达成以上所述的目的,本发明的一种打印机的油墨存放容器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打印机的油墨存放容器,包括具有负压区的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一侧具有含指示液的U形管,该U型管的一端与盒体的负压区连通,另一端敞开,该U形管连接盒体的一段设有刻度,该U形管一端连通墨盒的储墨腔,一端连通墨盒的负压腔,该U形管连接盒体一段为较细段,敞开一段为较粗段。
采用如上技术方案的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设于盒体一侧的U形管的结构来指示盒内的负压是否符合正常工作标准,以便实时进行维护的更换,以进一步提髙打印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盒体;
11-储墨腔;
12-负压腔;
2-U型管;
21、22-端口;
3-指示液。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打印机的油墨存放容器,包括具有负压区的盒体1,该盒体1内包括储墨腔11和负压腔12,其中负压腔12是墨盒中负压发生的地方。该盒体1一侧具有含指示液3的U形管2,该U型管2的一端21与盒体1的负压腔12连通,另一端22敞开;图中,该U形管2连接盒体1一段为较细段,敞开一段为较粗段。该U形管2连接盒体1的一段设有刻度。如图2所示,由于有的墨盒没有负压腔12,而是在储墨腔11内设有负压发生装置,并以此产生负压区,因此,该U形管2—端21也可以连通墨盒1的储墨腔11的负压区。
使用时,可以通过U形管内的液位和刻度来判断墨盒的负压是否符合要求,以便于更换和维护。
综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都应为本发明的技术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优庆商贸有限公司,未经西安优庆商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167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研磨搅拌磨
- 下一篇:一种颚式破碎机连接结构